西湖地僻少人知,隐吏官曹占作池。
浩荡芙蕖风过夜,扶疏杨柳月明时。
虽多不用一钱买,纵少足供千首诗。
但使尊中深贮此,卮刀细薄可无饥。

注释:

风月堂二首:即《风月堂诗》二首。

西湖地僻少人知,隐吏官曹占作池。

浩荡芙蕖风过夜,扶疏杨柳月明时。

译文:

西湖地处偏僻很少有人知道,隐藏官吏的官府却把它当作池塘。

荷花在夜晚被风摇曳,柳树在月光下显得茂盛。

虽然荷花很多,但不需要用钱去买,即使少也足以满足写千首诗。

只要酒杯中藏着这些荷花,就算酒量不好也不会感到饥饿。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西湖隐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第一句“西湖地僻少人知”,描绘了西湖地处偏僻,很少有人知道。这里的“地僻”既指地理位置,也含有人烟稀少的意思。这种偏僻的环境使得西湖成为了一个相对安静、宁静的地方,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繁忙。

第二句“隐吏官曹占作池”,则揭示了西湖被官府占据的原因。官员们为了追求自己的私欲,竟然将西湖变成了私人领地,用来养鱼种花。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对大自然的破坏和亵渎。

第三四句“浩荡芙蓉风过夜”,“扶疏杨柳月明时”,则是对西湖景色的描绘。这里以“芙蓉”代指荷花,以“杨柳”代指柳树,展现了它们在夜晚的美丽。荷花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跳舞;柳树枝叶扶疏,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茂盛。这样的景色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尾联“虽多不用一钱买,纵少足供千首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他认为虽然西湖中的荷花很多,但不需要用钱去买;即使数量很少,也足以满足自己写千首诗的需要。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宁静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官场腐败和社会不公的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