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即善权。
【注释】
- 发宜兴:出发去宜兴。宜兴,今属江苏省,在江南水乡地区。
- 老境垂垂六十年:指已到垂暮之年。垂垂,渐渐。六十年,指六十岁。
- 又将家上铁头船:即将乘坐回家的铁船。家上,即回家的意思。
- 阳羡:地名,今属苏州市,是有名的温泉胜地。
- 归去玉溪无一钱:回家后没有带一分钱。玉溪,地名,在云南大理。
- 观水观山都废食:形容游山玩水时忘记吃饭。观水观山,指游览山水。
- 听风听雨不妨眠:形容旅途中可以听风雨声而安眠。
- 从今布袜青鞋梦:指今后只做一个布袜青鞋的隐士。布袜青鞋,形容简朴的生活。
- 不到张公即善权:指如果不去做官就当一个好官。张公,指张良。善权,善于运用权谋。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山玩水、归途中所思的诗。诗人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仕途的不满。
“发宜兴”,起笔点题,表明作者此次出游目的地为宜兴。宜兴,在江苏南部,太湖西南岸,以风景秀丽著称。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老去的感慨。他感叹岁月流逝,已经步入暮年的年纪(垂垂),而且又再次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他乘坐的是一艘铁头船,这艘船坚固耐用,能够承受风雨的打击。
“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在阳羡停留的时间只有三个月,但在这三个月里,他却没有带回一分钱(无一钱)。这里的“阳羡”是指江苏无锡的阳羡山。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水之间游玩的情景。他观赏着美丽的山川景色,忘却了吃饭;他聆听着风雨的声音,却并不感到困倦。这种生活节奏和心境使他感到非常惬意。
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他希望自己能够保持这样的生活状态,不再去追求功名利禄。他希望过一种隐居的生活,做一个布袜青鞋的隐士,而不是去做一个擅长权谋的人。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山水美景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不满。同时,诗中的哲理思考也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