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重重见险津,不堪凭仗洗埃尘。
无波浪处生波浪,愁杀孤帆过海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再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

译文:

落笔重重,见险津,不堪凭仗洗埃尘。

无波浪处生波浪,愁杀孤帆过海人。

注释:

题砚水:题写在砚台的水痕上。

“落笔重重”句:形容笔力雄健,下笔有力。

“堪”:能够。

“凭仗”句:凭借砚水来洗涤墨迹中的尘垢。

“无波”句:指风平浪静时反而有风浪,比喻平易之中却暗藏风波。

“愁杀”句:形容船行海上,孤帆远影,令人心烦意乱、忧思满怀。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于宣城郡作官期间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首联两句,一开头就用“重”字点明落笔时用力之重,接着以“见险津”三字表明其下笔时的情形。“重”、“见”两个动词的叠加使用,不仅表现了作者落笔时的力度,而且传达出他此时心情的沉重以及面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颔联两句,作者进一步用典抒发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无波动处生波浪”,用《庄子•秋水》中“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我非我,焉知我之悲”的故事,说明自己虽身处平静无事之中,但内心却如同平静的水面突然起了波澜,因此心中充满了忧愁。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忧虑之情。

尾联两句,作者通过描绘一幅孤帆远航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离京赴任的思念之情。“愁杀孤帆过海人”,意思是说,当看到孤帆远去的时候,自己的心情变得十分忧郁,甚至有些愁苦。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去所怀有的深情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落笔时的情态和孤帆过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忧虑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