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穿深樾,支流旁小亭。
鸟将云共远,天与树俱青。
水色清堪掇,风声静可听。
壁间馀地在,落笔记曾经。
【注释】
曲径:弯曲的小路。穿:穿过。樾:树叶茂密成荫。支流:指山间的小溪。旁:旁边。亭:凉亭。将:同“且”,暂且。云:云彩。共:与,跟。天:天空。俱青:都呈现出青色。清:清澈。堪掇(duō):可以拾取,摘取。掇,拾起。风声:风吹的声音。静可听:安静时可以听到。壁间:墙上。余地:剩余的空间。落笔:写下。曾经:曾经被记录或保存下来。
【译文】
弯弯曲曲的小径穿过浓密成荫的树梢,山间的溪水绕过一座小凉亭。鸟儿暂且飞去,和白云一起远去;而天空则与树木一道,都显出了青色。清澈的水流明澈得就像可以用手拾起,微风拂过发出的声音如此宁静,让人心平气和地倾听。在墙壁上还留有我留下的足迹,那些曾经被记录或保存下来的文字,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暮春时节游历山中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结构匀称,对仗工稳。首句“曲径穿深樾”,描绘了一幅幽深的山林图画。第二句“支流旁小亭”,点出了地点。第三句“鸟将云共远,天与树俱青”,以鸟、云、树为对象,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这美妙景色的欣赏之情。第四句“水色清堪掇,风声静可听”以水、风为题,抒发了诗人对这美景的赞美之情。第五句“壁间馀地在,落笔记曾经”点出诗人在此地留下诗稿的情景。
此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唐宋诗歌的名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