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梅常拟到参横,最爱微霜堕太清。
轻棹幽探烦结约,繁花乱点要晴明。
直须香里同扶杖,莫问尊前几举觥。
谁向诗盟最先歃,定知一座自公倾。
【注释】
正卿:指李正臣。李正臣是北宋诗人,字端叔,号溪翁。他曾任太和县令,后任知州、通判等职。在诗风方面,他继承江西诗派的传统,又自辟蹊径,以清新自然著称,与苏轼并称“苏李”。
参横:古代时间计算法,一日一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两个时辰为一个时段,合起来为12个时段。参,即辰时,指上午7点到9点。
幽探:幽僻之处的探访。烦结约:指朋友之间约定的聚会。结,结交;约,相约。
繁花:盛开的花。
香里同扶杖:在花香中一同扶着拐杖。扶杖,手拄拐杖。
公倾:请允许我倾杯。倾,倒出。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李正臣的作品,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当时李正臣任陕西宣抚使判官,他与友人李士美、张文潜、王介甫等人同游长安城郊的百花潭。李正臣曾写过一首《百花潭》七绝诗,其中第二句“最爱微霜堕太清”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本诗写在百花潭游览的经历。全诗共八句,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先看写景部分,第一句“看梅常拟到参横”,是说经常打算到百花潭边赏梅。参指的是辰时,相当于现代的时间计算法,一天一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两个时辰为一个时段,合起来为12个时段。“看梅”就是赏梅。“常拟”就是经常打算的意思,“到参横”就是到达黄昏时分。
第二句“最爱微霜堕太清”,是说最喜欢的是梅花在微霜降临的时候,显得特别清丽。“最爱”是说最喜欢;“微霜堕太清”是说微霜降下的时候,梅花显得特别清丽,这一句是写景句。
第三四句“轻棹幽探烦结约,繁花乱点要晴明。”是说轻快地划着小舟到幽深的地方去探访,把花朵点缀得更加美丽。“轻棹”是说轻快地划着小船;“结”是约会的意思;“烦”是多的意思;“繁花乱点”是说用花朵来点缀;“要晴明”是说希望天气晴朗。这是第二段,也是写景的部分。
第五六句“直须香里同扶杖,莫问尊前几举觥。”是说只要一起在花香中扶持着拐杖,不要管宴会上的酒杯举起了多少次。“直须”是说只要;“香里同扶杖”是说在花香中一起扶着拐杖;“莫问”是不要;“尊前”是宴席之前;“几举觥”是说举起酒杯的次数。这是第三段,也是写景的部分。
最后两句“谁向诗盟最先歃,定知一座自公倾。”是说谁能在诗歌上首先发誓结盟?一定知道整个诗坛都会被你倾倒。“谁”是疑问的语气词,表示询问;“向”是朝着;“诗盟”是指诗歌的盟约;“先歃”是首先宣誓;“座”是整个诗坛;“倾”是倾倒的意思。这是第四段,也是写景的部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写得很工整严谨,前后连贯,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