垍湖潭畔呼舟渡,苦竹林边策杖回。
衣湿为穿山雨过,手香因折野梅来。
诗句原文:
垍湖潭畔呼舟渡,苦竹林边策杖回。
衣湿为穿山雨过,手香因折野梅来。
注释解析:
- “垍湖潭畔呼舟渡”:在垍湖的岸边呼唤着划船渡过,表达了诗人对水边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 “苦竹林边策杖回”:在苦竹环绕的边远之地用拐杖行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探索与欣赏。
- “衣湿为穿山雨过”:因为穿山的雨水而湿透衣服,形象地描绘了穿山雨的强烈和及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雨中景色的喜爱。
- “手香因折野梅来”:手上沾满了野梅的香气,表明了诗人亲自体验采摘和享受自然之美的过程。
译文:
在垍湖畔,我呼唤着船只渡河,苦竹林旁我拄着拐杖漫步回程。雨水过后,我的衣物被淋湿,那是因为穿过山峰的大雨。我手中还夹带了野梅的香气,是我在山间寻找并采摘所得。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诗中的“草封支径路欲断”,形容了道路两旁草木繁茂,几乎将小路覆盖的情景,给人以幽静深远之感;“南溪北涧水潺潺”,则让人联想到清澈的小溪流经山谷的声音,增添了一抹清新宁静的氛围。
诗中通过对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热爱。从“衣湿为穿山雨过”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雨后景色的喜爱,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游历,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和对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