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栖潜避影,啄怯暗吞声。
似惜千金命,而逃五鼎烹。
肋枯那便齿,皮瘠不宜羹。
肉食非吾事,从今戒杀生。

【注释】

厨:厨房。窜房中张元辅怜而赋诗余不能自已亦为一篇:张元辅怜悯这只小鸡,写下了一首同情的诗。“余”即我,作者自己。“不能自已”,指无法抑制内心的喜悦。“亦为一篇”,指也写了一首诗。

惊栖潜避影:惊动了栖息在房中的小鸡。“惊栖”,惊动了栖息。“潜避影”,暗中躲避它的影子。

啄怯暗吞声:小鸡因害怕而不敢啄食食物,只好暗暗地吞咽。“啄怯”,因害怕而不敢啄食。“暗吞声”,暗地里吞咽。

似惜千金命,而逃五鼎烹:好像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却要逃避被烹煮的命运。“千金命”,比喻生命珍贵。“五鼎烹”,比喻烹煮之苦。《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肋枯那便齿,皮瘠不宜羹:肋骨都枯了,连牙齿都瘦弱了,肉已经吃不成了,更不要说做汤了。“肋枯”“齿瘠”,都是形容身体消瘦。“膏瘠”,同“瘠”。《史记•平津侯列传》:“今陛下富于春秋,天下安宁,数问而民不疾。方今之忧,不在夷狄,而在口腹。夫口腹从何而来?五谷而已矣。五谷从何而来?积聚菽麦而已矣。天下之大钱谷,尽聚京师,而人主乃富矣。今吴、蜀、齐、卫,固边国也,以备他盗。诸夏之地、江南、梁、楚,方城千里,不可少有斗米流盐,令吏得而喂其民;故足兵者寡,使民无冻饿之患,此天下之所以定也。”

肉食非吾事,从今戒杀生:吃肉不是我的事情,以后要戒杀生。“肉食”,指吃肉。“吾事”,我的事务。“戒杀生”,戒杀生害物。

赏析:

张元辅怜小鸡,写诗同情小鸡遭遇,并自作诗一首表达不忍杀生的情怀。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很有特色的咏物诗。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张元辅发现小鸡的情景,表现他对小鸡的怜悯之情;后两句写小鸡因怕而不敢啄食食物,只能暗暗地吞咽。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前两句写小鸡的胆怯、可怜,后两句则进一步写出了小鸡的悲惨处境:肋骨都枯了,连牙齿都瘦弱了,肉已经吃不成了,更不要说做汤了。这样,不仅写出了小鸡的可怜和不幸,而且也表现出诗人对小鸡的深深同情和惋惜。

最后两句点明题旨,表达了诗人对动物生命的关爱和尊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现象。这种关爱和尊重不仅是对小鸡的关爱和尊重,也是对整个人类生命的关爱和尊重。因此,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寓言诗,通过咏物来寄托诗人的情感,表达诗人对社会的批评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