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絮白相飐,落花红自纷。
鲤鱼何处去,杨鸟岂堪闻。
妇老难教馌,儿骄不解耘。
归耕诚所愿,耕责望谁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它描绘了诗人春天不得家书,只能思念家乡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注释:
- 一春:整个春天
- 不得家书:没有收到家人的信
- 因省归计:因此思念家乡的计划
- 飞絮白相飐:飞舞的柳絮在空中飘动
- 落花红自纷:凋零的花瓣纷纷落下
- 鲤鱼何处去:询问鲤鱼去哪里
- 杨鸟岂堪闻:问杨树的鸟儿能否听到
- 妇老难教馌:妻子年老不能教人种地
- 儿骄不解耘:孩子骄傲不去做农活
- 归耕诚所愿:归乡务农是真心的愿望
- 耕责望谁分:耕作的责任希望有人分担
译文:
整个春季我都没有收到家信,只能思念着家乡的计划。飞絮在天空中飘舞着,落花纷纷落下,就像红色的蝴蝶。我不知道鲤鱼该去哪里,也不知道杨树上的鸟儿能听到什么。我的妻子年纪大了,无法教导我耕种,孩子也骄傲得不肯学习耕种。归乡务农是我真心的愿望,但是耕作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深切思念。春天是诗人最想念家乡的时候,他只能通过书信与家人联系。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妻子年老和孩子骄傲),他不能亲自回家,只能在外思念。诗中的“飞絮”和“落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