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所至与清逢,殊觉今清又不同。
山到江湄穷则变,水归峻口窒斯通。
秋风鏖叶地频蹙,夜月铄云天屡空。
兀坐篷窗闲四顾,太虚还似我胸中。
【注释】
1、峡:山间水道。硖(jiá):山峡。
2、清远县:在今广东省英德市北。上游欲入,指从清远县北上的山水间,将要进入峡中了。
3、殊觉今清又不同:与前两句“舟行所至”相对,写诗人在峡中所见之景物与往日不同。殊觉,觉得。
4、山到江湄穷则变:山到了江边,地势就险阻了,景色也变了。穷则变,语出《易.系辞下》,是说事物到了极点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5、水归峻口窒斯通:水流入山峡的陡口,使水流畅通无阻。窒,阻塞。
6、秋风鏖叶地频蹙:秋风扫过落叶,使地面频频起皱。鏖,蹂躏。
7、夜月铄云天屡空:月光照耀着云层之上的天空,使之屡屡露出光明。铄,照耀。
8、兀坐篷窗闲四顾:独自坐在船篷里,四周环顾。兀坐,独处。篷窗外,指船外。
9、太虚还似我胸中:浩渺的太空就像我心中一样广阔。太虚,宇宙。还,像。胸中,心里。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全诗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描绘了诗人经过峡中的所见景物和心情变化。首联“舟行所至”,写自己乘船经过峡中时所看到的景物;颔联写经过峡中,见到的山与水的景色与以往不同;颈联写经过峡中最险要的地方,山势变得平缓,而水流变得更加畅通无阻;尾联写自己独处篷窗之外,看到天空中的明月高挂,映照着云层之上的夜空。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写自己乘船经过峡中时看到的景物:随着舟行所至,沿途的风景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两句是全诗的总领。“殊觉今清又不同”是说,与往常所见相比,眼前的景色更加清新,与众不同。
中间两句进一步描写经过峡中后所见的景物:山到了江边,地势就险阻了;水流流入山峡的陡口,使水流畅通无阻。这两句是写景的重点,也是全诗的中心句。
最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秋风扫过落叶,使地面频频起皱;月光照耀着云层之上的天空,使之屡屡露出光明。这两句是写景的最后一句。
结尾两句是作者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感受,也是诗人内心的真实体验。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来表达他对于眼前景物的独特看法,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胸怀和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