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教落南无祖师,问谁传得祖师衣。
渊明抵掌今诚是,伯玉摇头昨似非。
相谢十州风月去,自担千古圣贤归。
归囊道价重于利,未必轑羹不下机。
龟山之孙杨子顺在肇庆一见相投,随至德庆谋馆寓。迹过从年馀辞归乡赋诗送行。
注释:龟山的孙子(指杨子顺),在肇庆相见后便相互投合,随后一同到了德庆县谋设馆舍。足迹遍及各处,经过一年多时间,终于告别故乡赋诗送别杨子顺离去。
吾教落南无祖师,问谁传得祖师衣。
注释:我的教派(道教)已经流传到南方,但没有祖师,请问谁能传授我祖师的衣服?
渊明抵掌今诚是,伯玉摇头昨似非。
注释:陶渊明曾经用手掌拍打着地,今天看来确实如此,但是过去有人怀疑这是否真实,伯玉摇头说这好像是从前的传言。
相谢十州风月去,自担千古圣贤归。
注释:感谢你们将美好的风景和时光带走了,但我也承担起了千百年来圣人的责任。
归囊道价重于利,未必轑羹不下机。
注释:携带道义的袋子比钱财更珍贵,不一定非要用美食来换取。
赏析:这首诗是杨子顺告别家乡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依恋以及对道家教义的执着追求。首句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教义的敬仰,第二句则通过对比陶渊明和伯玉的言论,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传说的怀疑和否定。第三句则是作者对于自己肩负重任的自我期许,认为自己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旅人,而是带着道义和责任的使者。最后一句则是作者对于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认为即使没有美食的诱惑,也能坦然面对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充满了哲理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