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惯观空空可观,更参向上一机关。
大通与我合为一,眼自有馀空自悭。
第一首:
妙山孙元济建阁江濒,以馆往来士大夫。余取韩文公瞰临眇空之句题以眇空赋三绝句
注释:妙山的孙元济建楼阁在长江边,用来接待来往的士大夫。我取韩愈“瞰临眇空”的句子作为“眇空赋”的三首绝句来写。
赏析:诗人借观妙山孙元济之阁,感慨于韩愈“瞰临眇空”的诗句,于是写下了这首《眇空赋》三首绝句。
第二首:
未惯观空空可观,更参向上一机关。
大通与我合为一,眼自有馀空自悭。
注释:我还没有习惯观看空旷的景致,但是看到更高层次的空洞,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境界,就像禅宗中的“机关”,是通向更高境界的通道。我的眼睛虽然可以看到更多的空间,但眼睛本身却无法真正体验到其中的空灵。
赏析:诗人用禅宗中的“机关”来解释他对于“观空空可见”的理解。他认为,只有深入探索更高层次的空洞,才能体验到其中的空灵境界,这就像禅宗中的“机关”,是通向更高境界的通道。同时,他也意识到,虽然眼睛可以看到更多的空间,但眼睛本身却无法真正体验到其中的空灵。
第三首:
大通与我合为一,眼自有馀空自悭。
注释:大通与我都融为一体,眼睛看到的只是有限的空间,而真正体验到的却是无限的空灵。
赏析:诗人认为,真正的体验不在于眼睛能看到多少,而在于是否能够体验到其中的空灵。他通过比较自己和大通的关系,表达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他们虽然都能看到广阔的空间,但真正体验到的却是无尽的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