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归台阁侍从容,名节相高气自雄。
攘臂何愁难倒海,抬头不畏有颓嵩。

【注释】

诏:诏书。召:朝廷的召唤。台阁:指朝廷。侍:侍奉。从容:安详,不慌不忙。名节:名声和节操。相高:相互比高低。攘臂:形容气魄很大的样子。颓嵩:比喻高大的山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行诗,作者用豪放的笔调,表达了对友人不畏艰险、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的赞赏之情。

首句“诏(皇帝的诏书)归台阁侍从容”,写诗人被朝廷召回,心情十分平静。这一句中,“从容”二字,既写出了诗人被召见时的镇定自若,更表现了他对朝政的关心,以及他为国事担忧的心情。“台阁”是指朝廷中的高级官署,这里借以表示诗人被召回任重要官职。

二句“名节相高气自雄”,“名节”即名誉与气节,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相高”即彼此比较高低,这里用以表现诗人不甘示弱、自视甚高的神态。“气自雄”,即气魄很大,有如雄狮一般。两句中,“名节相高”与“气自雄”之间,形成了一种对比关系。

三句“攘臂何愁难倒海,抬头不畏有颓嵩”,“攘臂”是说振臂而立。“何愁”即不怕,“颓嵩”即高大的山峰。这几句的意思是,振臂高扬,又有何愁可忧?抬头仰望,又有谁敢轻视我?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气概不凡。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攘臂何愁难倒海”与“抬头不畏有颓嵩”是一组对偶句,前四字描写诗人振臂高扬,昂头挺胸的神态;后六字描写诗人蔑视强敌、傲视群雄的气概。

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里,由于等级森严,官场上的争斗十分激烈。这首诗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所以它所歌颂的,不是一般的英雄人物,而是那些敢于冲破封建等级制度、冲破黑暗势力的英勇人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