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自笑文章少,为郡谁言乐事多。
报答书题亲笔砚,逢迎使客听笙歌。
一心了了无人语,两鬓萧萧奈老何。
还有不随流俗处,秋毫无累损天和。
【注释】
①集贤:官署名,唐武则天时置。掌校理经籍、图史、子集等事。②为郡:作太守。③笙歌:音乐歌舞,这里指宴会。④萧萧(xiāo):形容头发稀疏的样子。⑤损天和:损害上天的和气。⑥无累损天和:没有给天地带来损失。
【赏析】
《戏书》是元代著名诗人元好问的作品。这首七言诗,以“戏”字开篇,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以及渴望摆脱世俗羁绊的强烈愿望。全诗通过描绘官场生活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和天和的珍视之情。
首联“集贤自笑文章少,为郡谁言乐事多”。作者在集贤(官署名)中自感才华不足,而做太守时,又觉得快乐的事情并不多。这里的“自笑”和“谁言”都表达了作者的自嘲和无奈情绪。
颔联“报答书题亲笔砚,逢迎使客听笙歌”。作者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报朝廷的信任,但却总是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这两句诗既揭示了官场的复杂性和艰难性,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颈联“一心了了无人语,两鬓萧萧奈老何”。作者想要一心追求真理,但是却被周围的喧嚣所干扰。这里的“了了”和“萧萧”都用来形容人的衰老或疲惫状态,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焦虑和无奈。
尾联“还有不随流俗处,秋毫无累损天和”。尽管身处官场,但是作者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清白之心,不为世俗所动。这里的“无累损天和”表明了作者对天地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在官场中的遭遇和心境变化,展现了其对名利的淡泊与追求真理的决心。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有艺术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