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青山更上楼,偶携闲客此闲游。
飞花不尽随风起,野水无边带雨流。
怀旧有情惟社燕,忘机相得更沙鸥。
黄金驷马皆尘土,莫诉当欢酒百瓯。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赏析诗句。首先读懂全诗,把握全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本诗是诗人游览山中郡楼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青山绿水的陶醉之情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意。
“满眼青山更上楼,偶携闲客此闲游。”首句写登上郡楼所见之景:眼前尽是青山,登楼远眺,景色更为壮阔。次句写自己与友人在郡楼上闲游的情景:“偶携闲客此闲游”一句,表明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愉悦的,他带着一些闲情逸致,与好友同登郡楼赏景,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登楼后所见之景,以及诗人与好友闲游时的愉快心情。
“飞花不尽随风起,野水无边带雨流。”第三、四句紧承前两联,描写郡楼周围环境及所见之景:飞花纷纷扬扬地飘落,随风而起;野水浩渺无际,带着细雨流淌。飞花随风,野水流长,都表现出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怀旧有情惟社燕,忘机相得更沙鸥。”第五、六句进一步描写郡楼周围的自然环境,并抒发诗人的感慨:燕子因怀旧而常常飞来此地,沙鸥则忘却机巧,相互嬉戏。这里以燕子和沙鸥为喻,表现诗人怀念故人、向往自由的情感。
“黄金驷马皆尘土,莫诉当欢酒百瓯。”第七句写诗人看到那些豪华的车子都已化为尘土时发出感叹,第八句说别诉说那欢乐的酒杯吧,不要浪费了。尾联由景入意,借景抒情。诗人面对青山绿水,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仕途失意的处境,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不如及时行乐。
【答案】
译文:
放眼望去,满眼都是青山,登上郡楼远眺,景色更加壮观。偶尔带上朋友来此游玩,欣赏着美丽的风景。飞花纷飞,漫天起舞,随风而去;野水无边无际,带着雨丝流淌。怀念故人,只有社燕知道;忘却机巧,只有沙鸥相伴。那华丽的车驾已化作尘泥,不要再谈论那些欢畅的酒杯。
赏析:
《郡楼》这首诗是诗人游览山中郡楼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青山绿水的陶醉之情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意。
首联写登高所见。“青山更上楼”,点明地点是山中郡楼。诗人站在楼上远望,只见满目皆是青翠的群山,层层叠叠,一直延伸到天际。“青山”这一意象在诗中多次出现,如《送温处士赴洛阳迁官》中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处的“青山”“更上楼”,不仅写出了诗人登山临高的豪兴,而且暗示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诗人通过“更上楼”的动作,将读者的视野引向无限延伸的空间。
颔联描绘郡楼周围环境及所见之景:飞花随风而舞,野水无边无际,带着细雨流淌。“飞花”一词出自《楚辞·九歌·湘夫人》。诗人用它来形容眼前的美景,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又烘托出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颈联运用比体,以燕子和沙鸥自喻,表达诗人对旧友的思念之情。燕子因为怀旧,常常飞来这里;沙鸥则忘却机巧,相互嬉戏。燕子和沙鸥这两个意象分别出自《诗经·小雅·采薇》和《列子·黄帝》。前者写出了燕子的依恋之情,后者则写出了沙鸥的自在之感。二者共同营造出一个宁静和谐的氛围,使诗人的心情更加舒畅。
尾联由景入意,借景抒情。诗人面对青山绿水,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仕途失意的处境,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不如及时行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辛酸,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诗人还借助燕子和沙鸥的形象,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这种巧妙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生动性和感染力,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