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
轩窗势耸云林合,钟磬声高鸟道盘。
白鹤已飞泉自涌,青龙无迹洞常寒。
更闻雷远相从乐,世道嚣尘岂可干?
【注释】灵岩寺兼简重元长老二刘居士:灵岩寺,位于今浙江天台县境内,为唐代著名高僧鉴真和尚的讲经处。重元长老,即鉴真和尚的弟子圆净,字重元,号慈光大师。
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
“法定”指佛祖定下的规则、法度,这里指佛法。“峭谷”,山崖陡峻之处。“辟支”,印度古代传说中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别号。
轩窗势耸云林合,钟磬声高鸟道盘。
“轩窗”,指寺庙中的窗户,这里泛指寺庙建筑。“云林”,云雾缭绕的山林。“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棒槌。
白鹤已飞泉自涌,青龙无迹洞常寒。
“白鹤”,指白鹤寺。“龙泉”,山中清流,这里指龙游寺。
“青龙”,指龙游寺前的青龙山。“无迹”,指没有踪迹,形容非常清静。
更闻雷远相从乐,世道嚣尘岂可干?
“雷远”,鉴真和尚的弟子之一。“嚣尘”,喧嚣尘俗,形容世俗的纷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灵岩寺风景的诗,也是一首抒发诗人对佛教净土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感慨的诗。
首联“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写灵岩寺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峭谷”,山崖陡峻之处。“辟支”,印度古代传说中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别号。这两句诗写出了灵岩寺地势险峻、建筑宏伟的特点。
第二联“轩窗势耸云林合,钟磬声高鸟道盘。”进一步描绘了灵岩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轩窗”,指寺庙中的窗户,这里泛指寺庙建筑。“云林”,云雾缭绕的山林。“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棒槌。这两句诗通过写山峰、树林、溪流等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
第三联“白鹤已飞泉自涌,青龙无迹洞常寒。”以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对佛教净土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感慨。“白鹤”,指白鹤寺。“龙泉”,山中清流,这里指龙游寺。这两句诗通过描写白鹤飞升、泉水涌出等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净土的向往之情。
尾联“更闻雷远相从乐,世道嚣尘岂可干?”则转向对现实社会的评价。“雷远”,鉴真和尚的弟子之一。“嚣尘”,喧嚣尘俗,形容世俗的纷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不满和对佛教净土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