樛枝高下秀森森,曾寄名卿异俗心。
草舍一时成往事,松身千尺见新阴。
声清不受笙竽杂,气劲能遗霰雪侵。
汉节从来纵真赏,谢庭兰玉载芳音。

【注释】

庭桧:庭院中的桧树,指庭院的柏树。蒋颖叔: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樛枝:弯曲的枝条。高下:高低。秀森森: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曾寄名卿异俗心:曾经寄托在名士之身,有不同于世俗之心。曾:曾经,过去。

草舍一时成往事,松身千尺见新阴:草屋子已经过去了,松树身长出千尺新叶荫蔽着大地。

声清不受笙竽杂,气劲能遗霰雪侵:声音清新不与乐器笙、竽混杂,气势雄壮能抵御雪霜侵袭。

汉节从来纵真赏,谢庭兰玉载芳音:汉代的节操历来被人们所欣赏,谢家子弟的兰草和玉佩承载着芬芳的香气。

【赏析】

此诗以庭院柏树为题,赞咏其苍翠挺拔、刚直不阿的高洁品格。诗人通过对庭院柏树的具体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志趣的赞美以及对高尚品格的向往。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含蓄,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优秀作品。

首联“樛枝高下秀森森,曾寄名卿异俗心”。写庭院中高大的柏树,枝条纵横交错,生长得高高低低,郁郁葱葱,茂密而秀丽。这柏树曾经寄寓过高贵身份的人,他们与众不同的心性与世俗不同。这里的“异俗心”指的是高雅脱俗的心态和情操。

颔联“草屋一时成往事,松身千尺见新阴”。这里用“草屋”比喻自己短暂的人生经历,“松身千尺”则象征着自己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往经历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颈联“声清不受笙竽杂,气劲能遗霰雪侵”。这里用“笙竽”比喻世俗的嘈杂和纷扰,“霰雪”则象征着艰难困苦。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坚守信念的决心和毅力,不受外界干扰,保持自己的清白和纯洁。

尾联“汉节从来纵真赏,谢庭兰玉载芳音”。这里用“汉节”比喻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谢庭兰玉”则是对谢家子弟才华横溢的象征。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品格和卓越才华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庭院柏树的具体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志趣的赞美以及对高尚品格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言志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