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鸡啁哳天始明,东方吐日霜尚冰。
长帘高褰扫落叶,短杌背立吹残灯。
昔时气锐过奔浪,今日病减真无蝇。
南箕翻翻世所效,白璧皎皎谁非憎?
屠龙破产习已妄,画蛇著足弃未能。
不容当时孔何病,更誉众列颜非朋。
坐知天下书最乐,心纵尘土酒可凭。
莫过二事贤且圣,胡不学外常腾腾?
【注释】
1.啁哳:鸟鸣声。
2.东方吐日霜尚冰:太阳刚露出地平线,但天色还暗,霜雪还未融化。
3.帘:帷幔。
4.杌(wù):小凳。
5.南箕、白璧:均为古人以喻贤者。《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南有箕子、北有伯夷,曰:‘天之所弃,无余类矣!’”
6.屠龙:传说中夏禹铸九鼎之时,有神龙下为禹作鼎。后比喻徒有虚名而无能的书生。
7.孔何病:孔子曾叹“鄙夫可与事君,不可与谋道”,故云孔何病。
8.颜非朋:颜回是孔子的学生,孔子认为他是德行高尚的人,故云颜非朋。
9.腾腾:形容心浮气躁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冬晓时分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及自我反省的心情。诗的前四句描述了晨曦初现的景象,接着转入对自身经历的回顾和反思。最后两句则是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总结,以及对于追求真理和道德修养的呼吁。
诗人以“群鸡啁哳天始明”开篇,描绘了一幅清晨破晓,鸡鸣声起的景象。接着,通过“长帘高褰扫落叶”和“短杌背立吹残灯”,表现了诗人在黎明时分的劳作场景。这两处描述既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勤勉务实的性格。
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气锐过奔浪”,现在的“病减真无蝇”,表达了自己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衰老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曾经有过的雄心壮志和现在的状态之间的巨大差异。
诗人转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南箕翻翻世所效,白璧皎皎谁非憎?”表达了对历史上一些贤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那些被忽视或误解的贤者的惋惜。这两句既显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转而对自己进行了反思,通过“屠龙破产习已妄,画蛇著足弃未能”表达了自己曾经的虚妄行为以及对过去错误的后悔。这些诗句不仅反映了诗人的自我批评精神,也展示了他对知识和技能的重视。
诗人提出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不容当时孔何病,更誉众列颜非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他认为当时的人们过于追求名誉,而忽视了品德和学问的修炼。这种思想虽然有些偏激,但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高度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对自己经历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体现了诗人对于正义和真理的追求;最后通过对人生价值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