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流抱孤城,雨洗见春色。
风吹百草根,道路千里碧。
莫尽溪漫漫,波澜散无迹。
遥林缺见山,冉冉苍蔼积。
沙禽有遗踪,文字不可识。
青松对桃李,桃红李花白。
红白势方竞,青青守岩侧。
君意无不谐,研谈欲俱得。
赋诗多所陈,炳若观龟坼。
城东不待到,众物已历历。
【注释】
和章友直城东春日:章友直,人名;“和”是作诗的人的姓。章友直在城南建了一座新楼,名叫《春光》。作者与友直同游此楼并写此诗以赠之。
抱孤城:指城东的山。
雨洗见春色:雨水洗净了山上的积雪,露出了春天的景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道路千里碧:指路遥,但路两旁的花草绿树却十分鲜艳。
莫尽溪漫漫:不要走得太远,因为水远流长,看不到尽头。
波澜散无迹:水波荡漾开去,没有痕迹。
遥林缺见山,冉冉苍蔼积:远处的树林稀疏可见,山的颜色渐渐显得苍老而厚重。冉冉,逐渐、缓慢的样子。苍蔼,形容山色青苍而深厚。
沙禽有遗踪:沙中的鸟巢还有残存的痕迹。沙禽,即沙中鸟。
文字不可识:文字无法辨认。
青松对桃李,桃红李花白:青松对着桃花,桃花红似李花。青松、桃花、李花都是树木,这里用来比喻友情。
红白势方竞:红色和白色正在相互竞争。方,正。势方竞,指形势正盛。
青青守岩侧:青绿色的苔藓还生长在岩石的旁边。
君意无不谐,研谈欲俱得:你的心思我能理解,我们研讨讨论,都想有所收获。君意,指章友直的心思。
赋诗多所陈,炳若观龟坼:我的诗作很多,就像乌龟的腹甲上裂纹清晰可见。赋诗,作诗,多指写作诗歌。观,看。比喻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炳若观龟坼,指诗歌写得好,像龟甲上的裂纹清晰可见一样。
城东不待到,众物已历历:城东不用等待到达,周围的景物已经很分明。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诗人章友直在城南建的新楼《春光》上所作的题咏。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中间四句写事。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最后两句写事。
首联“东流抱孤城,雨洗见春色”,起笔点明地点是在城南建的新楼《春光》上,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东流”二字,既写出了水的流动,又暗含着时间的流逝。“抱孤城”三字则写出了这座楼的位置,孤城,即只有一座城墙的城市,这更显出了这座楼的寂寞和清高。“雨洗”二句则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雨洗之后,山上的积雪被冲刷干净,露出了春天的色彩。这里的“洗”字,既写出了雨的洗涤作用,又暗示出了诗人的心境,他的心情也如同被雨洗过一样变得明亮起来。
颔联“风送百草根,道途千里青”,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风吹过百草的根茎,使道途变得更加青翠。这里的“风送”、“百草”、“根”、“道途”、“青”等词语都运用得非常准确,既写出了春天的特点,又写出了诗人的所见所感。
颈联“莫将溪水漫,波澜散无迹”,“莫尽”二字则写出了人的心境。不要走得太远,因为水远流长,看不到尽头。这里的“莫尽”二字既写出了人的谨慎小心,又表达了诗人的留恋之情。“莫将溪水漫,波澜散无迹”二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水的特点。这里的“莫将”二字既写出了水流的方向,又暗示出了诗人的心境。
尾联“遥林缺见山,冉冉苍蔼积”,“遥林”指的是远方的树木,“缺见”则表明了距离之远。这里的“冉冉”二字则写出了山的颜色,它呈现出了一种青苍而厚重的状态。“冉冉苍蔼积”则描绘了一幅山峦叠嶂,气势磅礴的画面。这里的“冉冉”、“苍蔼”等词语都运用得非常准确,既写出了山的颜色,又写出了山的气势。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