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孟春月已晦,思去去臈如须臾。
春事竞在二月间,急景岂与正月殊。
今看桃李花未出,不知花开能几日。
日寻桃李不暂停,恐未十回花已失。
筋骸纵病心尚壮,酒醴虽无邻可乞。
城东欲与君试行,莫嫌冷落逐书生。
【注释】
一年:指一年之中的正月。孟春:春季的开始,即农历正月。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称“月尽”。这句说农历正月结束,即阴历年结束。思去去:意谓要离开去(这里指隐居)了。臈:音yù,同“欲”,想。
竞:竟相。二月间:二月里。
急景:光阴,时光。岂:哪。正月:农历正月初七后为正月。殊:不同,不同一般。
花未出:花开尚未开放。
日寻桃李不暂停:意思是每天在桃林和李树林中徘徊,不停止脚步。
筋骸:身体筋骨。纵病心尚壮:即使有病,精神还是旺盛。筋,筋骨;骸,骨。
酒醴:美酒。无邻可乞:没有邻居可以求助。醴,甜酒。
城东:指隐居的地方。欲与君试行:想要和你一起去实行。君:指作者的朋友。
莫嫌冷落逐书生:不要嫌弃我这样冷落而跟随读书人生活。冷落:冷落疏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归田园后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他辞官归乡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性。
首联“一年孟春月已晦,思去去臈如须臾。”写诗人辞官归隐的时间是在孟春时节,也就是农历正月结束之后。这里的“思去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同时也透露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颔联“春事竞在二月间,急景岂与正月殊。”承接上句,继续描绘春天的景象。这里的“春事”指的是春天的农事活动,而“急景”则是指光阴迅速流逝。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将春天的景象与其他季节相比较,强调了春天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时间的珍惜。
颈联“今看桃李花未出,不知花开能几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诗人观察到桃花、李花尚未盛开,便开始思考这些花儿能绽放多久的问题。这种思考既表达了他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尾联“日寻桃李不暂停,恐未十回花已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桃林和李树林中的徜徉。这里的“日寻”意味着每天不断地去寻找、欣赏这些美丽的花草。然而,诗人又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欣赏这些美景,因为花朵很快就会凋谢。这种担忧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用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生命短暂、时光宝贵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