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衰非一日,远自开元中。
尚传十四帝,始告历数穷。
由来根本强,暴戾岂易攻?
嗟哉梁周间,卒莫相始终。
兴无累世德,灭若烛向风。
当时积薪上,曾宁废歌钟。

唐衰非一日,远自开元中。

尚传十四帝,始告历数穷。

由来根本强,暴戾岂易攻?

嗟哉梁周间,卒莫相始终。

兴无累世德,灭若烛向风。

当时积薪上,曾宁废歌钟。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曾巩所作的五言诗《读五代史》的一部分,全诗通过历史事件映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和担忧。首句“唐衰非一日”,揭示了唐朝衰落并非一夜之间发生,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唐玄宗时期的历史回顾,进一步展示了唐朝后期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现实情况,为后续的议论埋下伏笔。

第二句“尚传十四帝,始告历数穷”,强调了尽管唐朝延续了近四十年,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这句话不仅指出了唐朝的短暂寿命,更反映了历史的残酷和无常。接下来的两句“由来根本强,暴戾岂易攻?”则进一步揭示出唐朝之所以能够维持近四十年之久的根本原因是它的强大和稳定,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强大可能带来的暴政和侵略行为。

历史上的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第三句“嗟哉梁周间,卒莫相始终”直接批评了当时的统治者,尤其是梁武帝和周世宗之间的分裂和内斗。这些统治者在处理国家大事时缺乏一致性,导致国家无法有效应对外侮和内乱,最终走向了灭亡。第四句“兴无累世德,灭若烛向风”则通过比喻表达了一种观点,即一个强大的王朝如果没有持续积累的德行和民众的支持,那么即使表面上看似强大,实际上也可能迅速走向衰败。

最后两句“当时积薪上,曾宁废歌钟”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具体描绘。这句诗意味着当时社会的底层民众生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连基本的娱乐活动——唱歌奏乐都无法进行,反映出社会贫富差距的巨大以及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忽视。

这首诗不仅是对唐朝历史的评价,更是对当时社会现状和历史教训的反思。曾巩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历史发展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担忧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