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循环六十年,手披新历意茫然。
了知自性觉玄妙,宁与世间寒暑迁。
寡过得如蘧瑗化,诺惺要了瑞岩禅。
故园未卜西归日,遇好溪山且数椽。
【注释】
甲子:干支纪年法中的“甲”代表木,“子”代表开始。六十年为一个周期,这里指六十年的时间。
披:阅读。
了知:明白、理解。自性(xìng):佛教语,本性、本质,这里指人的本性。觉:觉悟。玄妙:深奥微妙。
宁:宁可,宁愿。
寡过:少过失。蘧瑗(quányuàn):古代传说中的贤人名,姓蘧,名瑗。化:转变。
诺惺(kūsī):佛家语,指悟入正定境界的禅人。要了:即“了却”。
遇:遭遇、遇到。数椽(chuán):几间房或几根梁。
【赏析】
《元正书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公元783年(唐贞元九年)所作。当时,白居易任江州司马,他写下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甲子循环六十年,手披新历意茫然。
了知自性觉玄妙,宁与世间寒暑迁。
寡过得如蘧瑗化,诺惺要了瑞岩禅。
故园未卜西归日,遇好溪山且数椽。
首联点明时间,六十年过去了,诗人已经经历了甲子的轮回。他拿起一本新的历书,心中却感到迷茫,不知该如何是好。这里的“了知”二字,表明诗人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本性,认识到了世界的玄妙。然而,他宁肯选择与外界的变化无关的生活方式,也不愿意被世俗所束缚。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明白自己的本性是清净无瑕的,因此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他宁愿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也不愿意随波逐流,改变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颈联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他认为人生就像蘧瑗一样,需要不断的转变和成长。而他也如同那些悟入正定境界的禅人一样,要了却一切烦恼和杂念,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
尾联则回归到了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他曾经在故乡度过了美好的时光,那时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和幸福。然而如今,他已经离开了家乡多年,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故地。但是幸运的是,他遇到了美丽的山水和宁静的环境,在这里度过了一些日子,享受了几间简陋的房屋和几根粗大的梁柱。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自己在不同时期的人生状态和内心变化。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