箯舆杭野渡,竹径绕平畴。
红蓼前宵涨,黄花几日秋。
谈锋蜚屑玉,岩窦答鸣球。
山水饶心赏,能忘恤纬忧。
箯舆杭野渡,竹径绕平畴。
红蓼前宵涨,黄花几日秋。
译文:我乘坐的马车在杭州郊外渡江,沿着竹林的小径前行,周围是平坦的田野。
前一晚荷花盛开,水面上涨了许多;这已经是秋天了,菊花已经开放了几天。
谈锋蜚屑玉,岩窦答鸣球。
山水饶心赏,能忘恤纬忧。
注释:箯舆:用小车载运。杭野渡:指杭州西湖边的渡口。飞屑:形容剑光闪烁。飞:形容剑光在空中划过,像玉石一样闪烁。
岩窦:岩石洞穴。岩,岩石。窦,洞窟。
谈锋蜚屑玉,岩窦答鸣球。赏析: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乘舆经过杭野渡时,所见景物与感受。“箯舆”二字,点明时间、地点和作者身份,表明这是一次出游。而“杭野渡”则是杭州西郊的一座渡口,也是诗人此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竹径”二字则描绘出一幅幽静优美的画面: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两旁长着翠绿的竹林。诗人在这里行走着,沿途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片宁静的大自然中时,突然之间,一片红彤彤的荷叶映入眼帘。原来,昨夜那场大雨过后,荷叶上已经积满了晶莹的水珠,如同一颗颗红色的宝石镶嵌在上面。这些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仿佛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它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犹如一团团火焰燃烧着。
随着诗人的视线继续向前延伸,他发现前方还有一片金黄色的菊花地。此时正值深秋时节,菊花已经开始绽放,散发出阵阵芬芳。这些黄色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就像一群群舞动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诗人不禁感叹道:“这真是一幅美妙的画卷啊!”他心中充满了喜悦与赞叹之情。他想到自己曾经经历过许多风雨坎坷的日子,如今能够有这样的机会欣赏美景、放松心情,真是太幸运了!他感慨万分地说:“这样的景色真是让人流连忘返、陶醉不已啊!”
诗人继续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他看到谈锋飞扬的人,他们手持宝剑、挥舞着利剑,如同流星划过夜空一般耀眼夺目。他们的眼神炯炯有神、气势磅礴,仿佛要穿透天地之间的一切障碍。
他还注意到那些生活在岩石洞穴中的人们。他们虽然身处险境之中,却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共同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让世人敬佩不已。
最后一句“山水饶心赏,能忘恤纬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欣赏山水美景的过程中,诗人忘却了所有的忧虑和烦恼。他感到心情愉悦、精神振奋。他感谢大自然赐予他的这份美好体验,同时也为自己能够如此幸运地拥有这样的机会而感到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