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堕霜空发上亭,土牛今日却鞭春。
六花度腊悭呈瑞,二麦何时饱食新。
四序斡旋均一气,万殊元化托洪钧。
已烦元帅调新律,早愿三边静战尘。
【注释】
月堕:月亮落下。霜空:秋霜满地的空旷天空。发上亭:在亭中观赏落日。鞭春:以鞭驱打春色。六花:指梅花,因梅花瓣呈六瓣。二麦:小麦和大麦,泛指五谷。万殊元化:万物都归一气化。元帅:将军,这里指作者自己或他手下的一位高级将领。调新律:调整新的律令、政策。三边:指边防。战尘:战争的烟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淳熙七年(1180)立春日所作,当时作者任荆湖北路经略安抚使兼知襄阳府,兼管京西安抚司事。此诗为时序诗,写立春日景,并抒写作者的抱负。
首联写“立春”,从日落写到月坠,从霜空写到上亭,描写了日落月坠,霜空上亭的寒意,渲染了立春日气氛。
颔联“土牛今日却鞭春”句意:今天,我要用鞭子赶跑春天,让冬天早点过去。“土牛却鞭春”,即“鞭”去“春”字偏旁,成为“犊”。
颈联“六花度腊悭呈瑞,二麦何时饱食新”两句,写对农事的关心。“六花”指梅花,因为梅花花瓣有六瓣;“二麦”泛指小麦和大麦,都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度腊悭呈瑞”,意思是说梅花还没有开足,冬去春来还缺一点福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关怀。
尾联“四序斡旋均一气,万殊元化托洪钧”两句,写诗人对农事的关心和希望。“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斡旋”指调节运转;“一气”指天气气候;“元化”指万物的化育;“洪钧”指天帝之力。
末联“已烦元帅调新律,早愿三边静战尘”两句,写诗人对农事的关心和对战争的厌倦。“元帅”,这里指作者自己或他手下的一位高级将领;“新律”,指新的法令、政策;“三边”,泛指边防。
这首诗写立春日景象,抒发了作者关心国计民生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