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二十八年事,天运盈虚一刹那。
金坞漫忧无处著,冰山想复误人多。
问唐偃月消磨几,奈鲁灵光岌嶪何。
黄道方看升日毂,洗兵马更挽天河。
阅邸报上临朝召用二三耆德志喜有赋过眉山呈悦斋
人间二十八年事,天运盈虚一刹那。
金坞漫忧无处著,冰山想复误人多。
问唐偃月消磨几,奈鲁灵光岌嶪何。
黄道方看升日毂,洗兵马更挽天河。
注释与译文
- 人间二十八年事:描述人世间经历的漫长的二十八年时光。
- 天运盈虚一刹那:表达时间的短暂和变化莫测,就像天空中流星一闪即逝那样。
- 金坞漫忧无处著:比喻忧虑没有地方可以安放,形容内心无法平静。
- 冰山想复误人多:比喻事物表面看似稳固实则隐藏着危机。
- 问唐偃月消磨几:提问唐朝时期的明月(偃月形如弯月)能持续多久。
- 奈鲁灵光岌嶪何:表示对某种即将到来的危险或困境感到无奈。
- 黄道方看升日毂:指太阳在黄道上升起,象征新的开始。
- 洗兵马更挽天河:形容重整军力,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或战事。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公许的《阅邸报上临朝召用二三耆德志喜有赋过眉山呈悦斋》的原文,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隐喻,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政治和社会的复杂感受和深刻思考。首句“人间二十八年事”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概念,暗示世事沧桑,人生苦短。接着,通过对“金坞”、“冰山”等自然景象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引入了内心的不安和对未来的担忧。
“问唐偃月消磨几”则借用历史典故,反映了对于过去辉煌文明可能消逝的忧虑。而“奈鲁灵光岌嶪何”则表达了一种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和困难无力回天的无奈。最后两句“黄道方看升日毂,洗兵马更挽天河”,表现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尽管形势严峻,但仍旧准备重整旗鼓,迎接新的挑战。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和时代变迁的感慨,更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一种展望和期待。通过这样的艺术手法,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境界和卓越的文学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