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理玄同孔老瞿,客尘觉似渐消除。
一生嚼蜡有馀味,两载离家能几书。
君已灰心参祖意,我犹滞相问童初。
宝岩不作桑间恋,榆馆能来慰索居。
和可道约同馆于都统衙至理玄同孔老瞿,客尘觉似渐消除。
一生嚼蜡有馀味,两载离家能几书。
君已灰心参祖意,我犹滞相问童初。
宝岩不作桑间恋,榆馆能来慰索居。
注释:和可道邀请我和他一起在都统衙门里做官。道理是玄妙的,与孔子、老子的思想相同。我感到自己像是被尘土污染了一样,逐渐消失了自己的精神。我一生都在嚼蜡一样没有趣味的生活里度过,两年来离家在外,只能写很少的书。你的心中已经对这种仕途失去了信心,我还在犹豫不决是否应该去当个幕僚。宝岩(张商英)不会去做那种卖身投靠权贵的事情,而榆馆(王诜)能够安慰我的孤独寂寞的心情。赏析:此诗为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诗人因受奸臣诬陷而罢知陈州时所作。诗人与友人和可堂兄同赴陈州任职,两人在途中相互酬答,共勉以道义为重。首联说两人都是儒家学者,都懂得至理玄同的道理,都能像孔子、老子那样,把世俗名利看得很淡;次联说诗人感到自己像被尘土染污一样,渐渐丧失了自己的志气。“客尘”指官场的俗气,“觉似”即“似乎”。三联说自己虽然一生过着枯燥无味的生活,但还不至于完全消沉下去,两年来还能写出一些诗作;四联说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悲观失望,甚至想弃官而去,但又觉得这样的想法太不值得一提了,所以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五联说王诜是个正直的人,不会去做那种出卖人格的勾当,诗人愿意在他手下做个幕僚。全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也表现了他在官场上失意之后的孤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