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三千里,春风十六城。
顾忧宁易释,遣送定非轻。
忆昔光华赋,随轩老稚迎。
根株探吏蠹,疴痒察人情。
汉网宁疏漏,周原数按行。
堰渠丰䆉稏,犴户绝笞榜。
六诏寂无警,三农容杂耕。
与民为父母,敛惠到孤茕。
江汉今犹昔,人才世载英。
颓流无砥柱,公道莽榛荆。
能使薰莸别,端由藻鉴明。
纲条虽整肃,襟度乃恢宏。
行路无思犯,濡丝已载赓。
前旒应渴见,方底趣终更。
岂有坳堂水,能容碧海鲸。
伫翔幽谷羽,入啭上林莺。
闻道宗风美,推高月旦评。
荣非同象笏,爱亦异金籯。
博士尤姱节,端公更直声。
流芳镌琬琰,仍世盛簪缨。
早并胶庠彦,同为馆下生。
诗书勤澡濯,声誉响铿鍧。
棘路仙班近,麻坛守绂荣。
徒劳将使指,未足展修名。
王事犹多难,朝阳待一鸣。
吾君元盛德,庙算岂佳兵。
沃野三千里,春风十六城。
【注释】:沃野:肥沃的田野;春风:春光和煦的气候。十六城:指十六座城市。
【赏析】:诗写送别江寺簿赴召的情景。“沃野三千里”,写送别之地广阔无垠,为下文写离别之情埋下伏笔。“春风十六城”,点明送别的时间是在春天,是风和日丽的时候,也是诗人心情愉快之时。
顾忧宁易释,遣送定非轻。
【注释】:顾忧:牵挂忧虑;宁:岂;易释:容易理解;遣送:送别。
【赏析】:诗人在送别之际,自然想到对方会因远离故乡而感到忧伤,于是安慰对方说,不要因为离别而过分地担心,要相信朝廷一定会妥善安排其去向。
忆昔光华赋,随轩老稚迎。
【注释】:光华赋:指陆机《文赋》。随轩:指跟随车马行走,形容随从的人多。
【赏析】:这里用典表明自己与江寺簿同为文人雅士,有共同语言。同时表现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根株探吏蠹,疴痒察人情。
【注释】:根株:指官吏。吏蠹:指贪污腐败的官吏。疴痒:疾病、痛苦。
【赏析】:这里以探查蛀虫比喻检查官吏中存在的腐败现象,以病人的痛苦比喻民众遭受的疾苦,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大事、忧民如子的情怀。
汉网宁疏漏,周原数按行。
【注释】:汉网:指汉朝的法律制度。周原:指周朝的政治制度。
【赏析】:这里以汉网周原比喻当时的法制不完善。
堰渠丰䆉稏,犴户绝笞榜。
【注释】:堰渠:指修建水坝引水灌溉渠道的工程。堰渠丰䆉稏:指水利工程建好了。堰渠:拦河坝。
【赏析】:这里以堰渠丰䆉稏比喻治理好农田水利,使农业得以发展。
六诏寂无警,三农容杂耕。
【注释】:六诏:指唐朝的《大赦令》。诏:命令。
【赏析】:《大赦令》颁布后,百姓们可以免除一年的租税劳役等赋税。所以,农民们可以安心地耕种土地了。
与民为父母,敛惠到孤茕。
【注释】:与民为父母:把百姓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来关心照顾他们。
【赏析】:这里的“父”和“母”都是比喻的意思,诗人把自己比作百姓的父母官,表现出诗人对人民的深深爱戴和关怀。
江汉今犹昔,人才世载英。
【注释】: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泛指中原地区。
【赏析】:这里用“江汉今犹昔”比喻中原地区依然繁荣昌盛,人才辈出。同时以“人才世载英”表示作者对中原地区人才济济的景仰之情。
颓流无砥柱,公道莽榛荆。
【注释】:颓流:水流湍急的样子。砥柱:即砥柱山,位于山西芮城县西南黄河中游的一个名胜景点,是黄河上著名的峡谷之一。
【赏析】:这里用“无砥柱”比喻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用“公道莽榛荆”比喻社会风气败坏,是非不分。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失望。
能使薰莸别,端由藻鉴明。
【注释】:薰莸:两种不同的香草,薰草香味浓烈,莸草香味淡薄。藻鉴:指镜子。比喻明辨是非的标准和尺度。
【赏析】:这里用“薰莸别”比喻不同品质的人能够分辨开来,用“藻鉴明”比喻明辨是非的标准和尺度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表现了诗人对于明辨是非标准的重视。
纲条虽整肃,襟度乃恢宏。
【注释】:纲条:规章制度;襟度:胸怀气度。
【赏析】:“纲条虽整肃”,指政治上的法制健全严明;但“襟度乃恢宏”,则意味着胸怀气度宽广宏大,不为一己之私所限。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胸怀气度。
行路无思犯,濡丝已载赓。
【注释】:行路:在路上;思犯:指违法乱纪的行为;濡丝:指沾有蚕丝的蚕茧。
【赏析】:这里用“无思犯”说明路上的人们遵纪守法;用“濡丝已载赓”比喻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
前旒应渴见,方底趣终更。
【注释】:前旒:古代天子冠前的下垂的玉串;方底:指正道;趣终更:追求正道。
【赏析】:这里以“前旒应渴见”比喻统治者应该关注民生问题;以“方底趣终更”比喻人们应该追求正当的道路,而不是追求邪恶的道路。
岂有坳堂水,能容碧海鲸。
【注释】:坳堂水:低洼的水潭;碧海鲸:巨大的鲸鱼。
【赏析】:这里用“岂有坳堂水”比喻低下的水潭里容纳不下巨大的鲸鱼;用“能容碧海鲸”比喻正义的力量足以包容一切,任何邪恶都无法逃脱正义的惩罚。
伫翔幽谷羽,入啭上林莺。
【注释】:伫翔:栖息;啭:鸣叫。
【赏析】:这里以“伫翔幽谷羽”比喻鸟儿在幽静的山谷中栖息;用“入啭上林莺”比喻鸟儿进入上林苑中欢快地歌唱。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闻道宗风美,推高月旦评。
【注释】:宗风:宗师的风度;月旦评:指公正评价人物的能力或风格。
【赏析】:这里以“闻道宗风美”比喻听到有关某人的高尚品德的传闻;用“推高月旦评”比喻进行公正的评价或批评。
荣非同象笏,爱亦异金籯。
【注释】:象笏:古代官吏用来指示方向、指挥用的木笏;籯:盛物器具。
【赏析】:“荣非同象笏”,意思是荣誉不是相同的;“爱亦异金籯”,意思是爱护也不是相同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不同人给予荣誉和关爱的不同看法。
博士尤姱节,端公更直声。
【注释】:姱节:美好正直的节操;端公:指正直无私的官员。
【赏析】:这里以“尤姱节”比喻博士们的节操美好且正直;以“更直声”比喻端公们的正直之声响亮。赞美了那些正直无私的官员的品质和作风。
流芳镌琬琰,仍世盛簪缨。
【注释】:流芳:流传的美名;琬琰:美玉;簪缨:古代官宦人家子弟所戴的发饰(用玉制的簪子和冕上的流苏)。
【赏析】:“镌琬琰”指将美好的名声刻在玉石上;“仍世盛簪缨”指在世间流传着美好的名声和显赫的地位。表现了诗人对那些品德高尚的人物的赞赏之情。
早并胶庠彦,同为馆下生。
【注释】:胶庠:指科举考试的场所——胶庠院;馆下生:指学生时代的同窗。
【赏析】:这里以“早并胶庠彦”比喻年轻时候就成为学者;以“同为馆下生”比喻一起在学馆学习的学生时代。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早年求学经历的回忆和怀念。
诗书勤澡濯,声誉响铿鍧。
【注释】:澡濯:洗刷;铿鍧:形容声音洪亮有力。
【赏析】:这里以“诗书勤澡濯”比喻勤奋读书,不断充实自己的学问;以“声誉响铿鍧”比喻自己的名声越来越大,受到人们的赞誉。表现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名声的渴望。
棘路仙班近,麻坛守绂荣。
【注释】:棘路:道路险恶曲折;仙班:皇帝的侍臣行列;麻坛:指科举考场。
【赏析】:《论语·季氏》:“棘子夕衰,入孔子庙,每事问。”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成语“棘闱近侍”,指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这里以“棘路仙班近”比喻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接近皇帝身边,有机会得到皇帝的宠信;以“麻坛守绂荣”比喻自己能够坚守自己的志向,得到他人的尊敬和赞誉。
徒劳将使指,未足展修名。
【注释】:使指:派遣使者出使他国的任务;修名:取得好的名声。
【赏析】:“徒劳将使指”指徒劳地奉命出使外国,没有得到实际成效;“未足展修名”指没有足够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名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取得显著成就的无奈和遗憾。
王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