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温公崇福十五年,上下千载书法严。又不见蜀公静退不待耄,钟律制成天一笑。
乐则行之忧则违,出处无非圣之时。一朝都人拥马首,留相天子不得辞。
颍昌胡为屹不动,各以就去揭矩仪。悦斋先生天下士,琬琰琮璜国镇瑞。
盛名姱节耀古今,岁晚松阶犹候对。时台剧谈锯蜚屑,志堂析疑■启钥。
夜归风雨一龛灯,目电窥书光烁烁。禹贡山川如指掌,漆园之解无郭象。
更将次五订箕畴,不妨后觉勤钻仰。年来岷峨殊怆悽,公与洁斋名德齐。
长庚磊磊配晓月,士有司命国蔡蓍。卧架诗书差足乐,凭高忍见楚氛恶。
岂不望公勇拂衣,正恐百姓须公活。愿公相业追元祐,以一至诚服雄狡。
愿公眉寿如东轩,黄发皤皤国元老。云蒸雨族霈作霖,贤以类聚治乃兴。
卷舒在公亦何心,四海矫首西山岑。薰风自南一披襟,起舞称寿千黄金。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不详。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君不见温公崇福十五年,上下千载书法严。又不见蜀公静退不待耄,钟律制成天一笑。

诗句解释:诗人首先提到两位历史人物,温公(温庭筠)和蜀公(赵抃)。温公在书法上有深厚的造诣,被尊为“书圣”。蜀公则以其淡泊名利、潜心学问而闻名。这里强调了温公与蜀公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乐则行之忧则违,出处无非圣之时。一朝都人拥马首,留相天子不得辞。

诗句解释:这两句诗描述了温公和蜀公在政治生涯中的不同经历。温公以书法名世,却因政治原因被迫离开;蜀公则以清高淡泊著称,不受权贵所左右。他们都是在合适的时机选择离开或留下,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胸怀。

颍昌胡为屹不动,各以就去揭矩仪。悦斋先生天下士,琬琰琮璜国镇瑞。

诗句解释:诗人接着提到颍昌这个地方的地理特点。颍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同时,诗人称赞悦斋先生(赵抃)的人品和才能,他如同国家镇守的宝玉,为国家带来了荣耀。

盛名姱节耀古今,岁晚松阶犹候对。时台剧谈锯蜚屑,志堂析疑■启钥。

诗句解释:诗人赞美悦斋先生的名声和节操能够照耀古今,即使在年老体衰的时候,依然能够坚守岗位,为人们提供指导。他还提到了悦斋先生善于辩论,能够解开人们的疑惑。

夜归风雨一龛灯,目电窥书光烁烁。禹贡山川如指掌,漆园之解无郭象。

诗句解释:诗人描绘了悦斋先生夜晚工作的情景,虽然环境艰苦,但他依然坚持学习,追求真理的精神令人敬佩。他对于经典文献的研究非常深入,甚至达到了“目电”的程度,即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理解古籍。

更将次五订箕畴,不妨后觉勤钻仰。年来岷峨殊怆悽,公与洁斋名德齐。

诗句解释:悦斋先生不仅学问渊博,而且品德高尚。他对待学问的态度是“后觉”,即后来者不断努力追赶前面的学者。他的名望和德行与历史上的诸葛亮不相上下。

长庚磊磊配晓月,士有司命国蔡蓍。卧架诗书差足乐,凭高忍见楚氛恶。

诗句解释:这里诗人以月亮和星辰比喻悦斋先生的智慧和才能,如同北斗星一样明亮。他喜欢读书、研究学问,从中找到了乐趣。同时,他也为国家的未来担忧,担心楚国的局势恶化。

岂不望公勇拂衣,正恐百姓须公活。愿公相业追元祐,以一至诚服雄狡。

诗句解释:诗人希望悦斋先生能够勇敢地放弃安逸的生活,投身于国家的治理之中。同时,他也担心人民需要他来拯救国家。他希望能够效仿宋代王安石变法时期的宰相吕惠卿(曾布),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愿公眉寿如东轩,黄发皤皤国元老。云蒸雨族霈作霖,贤以类聚治乃兴。

诗句解释:诗人祝愿悦斋先生能够像东方明堂一样长寿,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他也希望悦斋先生能够像古代的贤臣那样聚集人才,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

卷舒在公亦何心,四海矫首西山岑。薰风自南一披襟,起舞称寿千黄金。

诗句解释:诗人最后祝愿悦斋先生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人民谋福利。他希望悦斋先生的晚年生活能够如同春天的气息一样温暖宜人,充满喜悦和幸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