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蹠虽殊趣,彭殇共一归。
投荒万里再,乘化百年非。
细行皆无憾,常言亦造微。
只应存信史,千古有沾衣。
《邹侍郎挽词二首》是宋代诗人程俱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夷蹠虽殊趣:
- 夷蹠:指传说中的尧舜禹三位圣君,也泛指古代圣贤。
- 虽然: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 殊趣:不同的追求或目标。
- 注释:即使他们有不同的追求,他们都是圣贤。
- 彭殇共一归:
- 彭殇:彭祖和殇子,都是古人长寿的象征。
- 共一归:都归于一个结局。
- 注释:即使是彭祖这样的长寿者也终将归于尘土。
- 投荒万里再:
- 投荒:被贬或流放至荒远之地。
- 万里再:再次经过万里之遥。
- 注释:他再次被贬到万里之外的地方。
- 乘化百年非:
- 乘化:顺其自然,顺应生命的过程。
- 百年非:不是一百年就结束。
- 注释:应该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强求。
- 细行皆无憾:
- 细行:微小的行为或举止。
- 皆无憾:都没有遗憾。
- 注释:微小的行为都是没有遗憾的。
- 常言亦造微:
- 常言:常常说的话。
- 亦造微:也能触及微妙之处。
- 注释:经常说的话也能触及到微妙之处。
- 只应存信史:
- 只应:只应当,只是。
- 存:保存。
- 信史:真实可信的历史。
- 注释:只是应当保存那些真实可信的历史。
- 千古有沾衣:
- 千古:千年。
- 有沾衣:有所触动而落泪。
- 注释:只有千年前的人们会被感动得落泪。
程俱的《邹侍郎挽词二首》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哀悼,也是对历史与个人命运关系的深刻反思。诗中使用了许多典故和象征手法,如“夷跖虽殊趣”和“彭殇共一归”,以及“投荒万里再”和“乘化百年非”,这些都是在表达一种超越时间、地域和个体差异的永恒主题——生命的真谛在于顺应自然法则,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