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心如危弦,未断先凛凛。
风庭忽知秋,中夜不安枕。
力行无远涂,积缕成重锦。
男儿未盖棺,雅志安得寝。
荣衰非所念,身世固已审。
亦复羡久生,聊为老篯饮。
【赏析】
《全唐诗》收此诗为蔡州叶翰林寄示近诗,即作者的《九日雨中对菊忽忽块坐用雨中对花韵三首》。这是一组七言绝句,每句四字,共八首。第一、二、三、六、九首咏菊花,第四、五、八首咏牡丹,而第七首则借牡丹自况。全篇以“菊”和“牡丹”为题,寓意高远,耐人咀嚼,颇耐玩味。
首联“危心如危弦,未断先凛凛”。诗人面对秋菊,其内心之激动是可想而知的。菊花虽已凋零衰谢,但它们依然挺立在枝头,犹如弦乐器上的琴柱一般直插云霄,使人想起那古琴上横置的琴弦,也使诗人联想到“危弦急管”,这正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颔联“风庭忽知秋,中夜不安枕”。菊花虽已凋零衰谢,但在秋天的夜晚,它们却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清新的空气,让人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诗人在秋风瑟瑟的环境中,独自坐在庭院里品赏菊花,他的心情无比激动,以至于连睡觉都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这一联既写景又抒情,既表现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颈联“力行无远涂,积缕成重锦”。诗人在欣赏菊花的过程中,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他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像一根根细丝线逐渐积累起来,最终可以织成美丽的锦缎一样。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尾联“男儿未盖棺,雅志安得寝”。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即使男人没有盖棺定论(指人去世),他的崇高志向也不能轻易放弃。因此,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也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这一联既是对人生的一种哲理性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祝愿。
整组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它不仅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观,更通过景物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