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初漫浪,淹留失佳时。
时英尽珠璞,宁复见谁差。
一去四十年,伏枥久已疲。
幸此岁将暮,穿云弄清漪。
窈窕烟坞中,苍阴昼森垂。
兹焉寄茅屋,横仄任所宜。
谷口蘙杉竹,柴门畏人知。
谁言一丘壑,傥与汗漫期。
和柳子厚诗十七首
初漫浪,淹留失佳时。
此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漫无目的的漂泊,时光荏苒,却未能抓住任何美好瞬间。”淹留”意为停留过久,而”失佳时”则表示错过了良机或美景。
时英尽珠璞,宁复见谁差。
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意指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已逝去,再也不会重现。”时英”指的是时机与机遇,”珠璞”比喻珍贵而完美的事物,”差”在这里有错过的意思。
一去四十年,伏枥久已疲。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长时间未归的心情和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一去”表示离开后再也没有回来,”四十年”暗示了时间的漫长。”伏枥”原意是马因劳累而伏于马槽之下,引申为老去的状态,”久已疲”则表达了长期的辛劳和疲惫。
幸此岁将暮,穿云弄清漪。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晚年生活的期待。”岁将暮”意味着年岁将近尾声,”穿云弄清漪”则描绘出一幅宁静美丽的晚霞景象。
窈窕烟坞中,苍阴昼森垂。
诗人用诗意化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山谷景色,”窈窕”形容山峦曲折美丽,”烟坞”指被云雾缭绕的山谷,”苍阴”则是形容树木茂盛、阳光稀疏的景象。
兹焉寄茅屋,横仄任所宜。
这里表达了诗人选择在简朴的居所安家的决定。”兹焉”意味着此地,”寄茅屋”是指在此搭建简陋的住所,”横仄任所宜”则强调了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随意安排。
谷口蘙杉竹,柴门畏人知。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环境,”谷口”指山谷入口,”蘙杉竹”指郁郁葱葱的竹林和藤蔓植物,”柴门”则是指用树枝和草搭建的门。
谁言一丘壑,傥与汗漫期。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愿望和对世俗束缚的超脱。”一丘壑”意指隐逸之地,”傥与汗漫期”则是说如果可以,就与世隔绝,追求心灵的自由。
赏析:
《和柳子厚诗十七首》是宋代诗人程俱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烟坞中的窈窕山峦”、”苍阴的树木”等,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即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