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尽衡庐清影,卷将震泽俱还。
自有毫端千刹,谁论块视三山。
【注解】
展尽:展开。衡庐:衡山、庐山。震泽:太湖。毫端:笔尖。千刹:指许多寺庙。三山:即福建的福、兴、建三山岛,又称三神山。
【赏析】
钱宋汉杰的《题清梦图》是一首七绝诗。前两句写梦中的景色:衡山、庐山展尽它们的清秀倩影,震泽也全都收进了画里。后两句写梦中的情景:有无数座寺庙在毫端(笔尖)上,谁还去议论那“三神山”呢?
这首小诗,通过梦境,把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表现出来。首句“展尽衡庐清影”,写梦中的景色,用意深远。衡山、庐山,都是我国名山。诗人以“展尽”二字形容梦境之真切,可见其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卷将震泽俱还”,“俱”同“都”。震泽,今太湖。这里指梦中的太湖美景。诗人用“卷”字形容梦的境界,使人觉得仿佛真的在梦中游历了太湖一样,这是何等奇妙的梦境!“自有毫端千刹”,“毫端”,指笔端。“千刹”,指许多寺庙。诗人用“自有”二字,表示梦境中的景物不是由诗人自己想象而得,而是梦中真有的,十分真切。“谁论块视三山”,“块”,同“观”,指观看。“三山”,指福州的鼓岭等三座岛屿。诗人用“谁论”二字,说明梦中的“三神山”不是由诗人自己想象的,而是真的存在的。诗人用“块视”二字来表现梦境中所见景物的真实感。
全诗意境高远,含蓄蕴藉,不露斧凿,是一首优秀的写景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