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笳吹下暮云边,萤照书帷夜未眠。
游子不堪征袖薄,西风懒诵捣衣篇。
【注释】
城笳:古代边防哨所的号角声。
萤照:萤火虫的光,这里指萤光。
未:没有。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征袖薄:出征时的衣袖薄弱,指战事频繁或征战劳顿。
西风:秋风,古人常借秋风寓意凄凉。
懒诵:不想读。
捣衣篇:指妇女在秋夜为亲人缝衣时吟唱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以情结,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城笳吹下暮云边,萤照书帷夜未眠。”这两句写诗人在夜晚读书的情景。城笳声从远方传来,夜色渐浓,萤光映照着书案上的帷帐,使整个书斋显得幽静而清冷。此时,诗人正在灯下苦读,直到深夜还未入睡。“未眠”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学问追求的执着精神。
“游子不堪征袖薄,西风懒诵捣衣篇。”这两句是说,作为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他实在难以忍受那薄弱的衣袖,更不想去诵读那与自己身世相似的《捣衣篇》。这里的“征袖薄”是指战乱年代人们穿的衣物破旧,衣袖薄弱,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懒诵”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普通游子夜晚读书的情景描写,展现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