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庚申事,分明在眼前。
讲和如有弊,飞渡定无船。
北使三千里,真州十四年。
酿成亡国恨,一部福华编。

【解析】

此为怀古诗,是借怀古来抒情的,诗人通过对历史上的往事的回忆,抒发了对南宋灭亡的悲痛之情。“历历庚申事”中的“历历”指清楚,“庚申”是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金人攻陷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诗人以此起兴。“分明在眼前”表明诗人对此事记忆犹新。

第二联:“讲和如有弊,飞渡定无船”的意思是说,如果宋与金讲和有害无益,那么他们渡江南下就不会有船只。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愤慨。

第三联:北使三千里,真州十四年。诗人通过写北方的使者从京城出发到南方的真州长达3000里,而真州守臣却在那里住了十四年,说明宋朝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苟且偷安。

第四联:“酿成亡国恨,一部福华编。”意思是说,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而这部《福华编》也成了亡国之君的罪证。“酿成”一词表明作者认为这些事件都是由南宋统治阶级的错误造成的。

【答案】

译文:

清清楚楚地回忆起庚申年发生的往事,它们都清晰地展现在我的面前。

假如宋与金讲和有害无益,他们渡江南下就不会有船只。

北去的使者走了三千里路,而在真州的停留时间却达十四年。

造成国家灭亡的祸乱,都记载在这部名为《福华编》的书里。

赏析:此诗前四句回忆历史,后四句表达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愤慨。全诗以史实为基础,用典贴切,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状况的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