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减尽旧时豪,尚落湓江枕怒涛。
月下听歌情浩荡,灯前支病发萧骚。
少年偶负投机愧,今日徒工煮字劳。
归兴已浓秋思壮,垂虹亭上问三高。

【注释】

秋凉怀归三首:秋天的凉意让人产生思乡之情。

元龙:三国时吴国大将张辽,字元龙。

湓江:长江流经九江时一段称为湓江,今称湓水。

枕怒涛:指卧在江中听着波涛拍击。

月下听歌情浩荡:月光下听到歌声心情激荡。

灯前支病发萧骚:点着灯火照顾病人,形容病体衰弱,情绪忧郁。

投机:投合;契合。

煮字:写书。

垂虹亭:位于苏州市西南的一座桥上建有亭子,因桥名“垂虹桥”,故亦称“垂虹亭”。

三高:指张辽、周瑜、陆逊,均为三国时期的著名英雄。

【赏析】

这是作者在秋风瑟瑟之时,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作的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夜晚,看到朋友在湓江边听着江涛,自己只能点灯照顾病人的无奈心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重逢的愿望。

此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绘,表现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和无尽的怀念之情。

首联“元龙减尽旧时豪,尚落湓江枕怒涛”,以元龙为引,抒发自己虽已不如当年之英武,但依然壮志凌云的豪情。颔联“月下听歌情浩荡,灯前支病发萧骚”则通过描写诗人在月光下听歌的情景,以及点着灯火照顾病人的孤独,表达出自己深深的孤独和无助感。颈联“少年偶负投机愧,今日徒工煮字劳”,则是以自己的经历来反观人生,感叹岁月无情,自己已无年少时的豪气和自信,只能日复一日地从事繁琐的工作。尾联“归兴已浓秋思壮,垂虹亭上问三高”则是诗人的心愿,希望能够早日重返故乡,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

此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也展示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