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金涂丈六仙,庄严法界想西天。
自因僧净镌空像,谁说秦皇缆海船。
全体未知何日现,半生且坐此山禅。
石头照水无尘土,饱听钟声杂管弦。
大佛头
不是金涂丈六仙,庄严法界想西天。
自因僧净镌空像,谁说秦皇缆海船。
全体未知何日现,半生且坐此山禅。
石头照水无尘土,饱听钟声杂管弦。
【注释】
- 大佛头:指大佛寺的大佛头。
- 丈六:指佛像的身高,一丈见方,六尺(约1.3米)是其高度的一半,故“丈六”是夸张的说法,表示佛像之高大。
- 法界:佛教用语,泛指一切众生。
- 僧净:僧人名,这里泛指僧人。
- 秦皇:秦始皇,即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皇帝,也是一位著名的旅行家和探险家。他曾经在海上航行,并建造了巨大的船只。
- 何日:什么时候。
- 禅:禅宗,佛教宗派之一,以修行、参禅为主要内容。
- 石照水无尘土,饱听钟声杂管弦:形容大佛头在清澈的水中倒映着佛像,周围的环境宁静而纯净,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同时,大佛头上的钟声和管弦之声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佛头的景象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首联“不是金涂丈六仙,庄严法界想西天”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大佛的雄伟与庄严,同时也暗示了大佛头所承载的深远的文化和宗教意义。颔联“自因僧净镌空像,谁说秦皇缆海船”则进一步揭示了大佛头的由来和历史背景,既提到了僧人的雕刻技艺,也提到了秦始皇的航海经历,展示了古代人民对于宗教信仰的追求和对历史的尊重。颈联“全体未知何日现,半生且坐此山禅”表达了对于大佛头未来出现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修行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尾联“石头照水无尘土,饱听钟声杂管弦”则通过对大佛头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大佛头的美丽与庄严,又传达了作者对于信仰、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