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曲春风正禁烟,试茶味此石间泉。
坡仙忽忆黄州梦,潜老初拈智果禅。
几客醉游三月里,一联诗兆七年前。
题梁妙墨如新染,合与云崖浅井传。

【注释】

(1)参寥泉:苏轼《答赵德麟书》中“参寥泉”指苏轼的好友苏舜钦。

(2)湖曲春风正禁烟:湖曲,即西湖。春风禁烟,是说春寒料峭。

(3)试茶味此石间泉:苏轼在黄州有一座别墅名东坡亭,其地有泉水,苏轼曾作《试茶》诗云:“一瓯新茗半杯绿,谁把香泥封井底。”此处指用泉水烹茶,品味其中的清香。

(4)坡仙忽忆黄州梦:黄州,即现在的湖北黄冈市,苏轼曾在此地居住过。苏轼曾有《黄州快哉亭记》,文中说“余谪居黄,小筑东斋,日与江上之民相从。”“黄州梦”指苏轼在这里的生活。

(5)潜老初拈智果禅:潜老是苏轼对僧人法秀的雅号。苏轼在密州做知州时,曾向法秀学习禅宗法要。苏轼曾作《题智积寺建众堂》一文,其中说:“余尝闻法秀禅师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示诸人曰:‘吾心如工画师虽持彩笔而画员员虚空,亦不能画一物。’盖言无念者,于念无所念也;无相者,于相无所念也;无住者,于住无所念也;无住者,于住无所念也。然犹有所寓也。夫有所寓,则不能无念。故今特取本师所传慧能大师偈语以示学者曰:‘菩提达摩大师,初来此土时,人未传习,依林鹿苑,自性开演,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盖言教者必藉文字而后可传也。今之学者,皆不识文字。文字既亡矣,又欲求其遗意于冥寞恍惚之间,是岂得乎!”

(6)几客醉游三月里:苏轼在密州做知州时,曾邀集宾客在城中饮酒作乐。苏轼曾作《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有句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即写他与密州百姓同欢的情景。三月里的三月,即农历二月。

(7)一联诗兆七年前:苏轼曾在密州做太守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到黄州。苏轼在黄州的住所东坡亭边,有一块石头叫横玉屏,苏轼常坐在这石头上吟咏诗词。据苏轼《横玉屏铭序》中说:“轼少时学为诗,晚方大悟曰:‘非诗之过,吾过也。’退而闲居,取古人次韵相和之词读之,往往有得,以为‘诗至于是而不厌者,未之有也’”。此处指他在黄州时所作的《横玉屏铭》。

(8)题梁妙墨如新染: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曾给友人范蜀公写的《范成大画像赞》,其中有“梁上君子真高士,墨妙天成似化工”之句,后被刻在了墙壁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密州做知州的时候写给朋友的信中的一首七律,全诗共八句。

第一句“湖曲春风正禁烟”,描写了当时密州一带春天景色,风力很大,湖边的杨柳枝条被吹得很长,像人的手臂一样。第二句“试茶味此石间泉”,意思是说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第三句“坡仙忽忆黄州梦”,指的是诗人想起自己曾经在黄州生活的日子。第四句“潜老初拈智果禅”,说的是苏轼曾经向一位僧人请教过禅宗的道理,后来才领悟到了佛教禅宗的道理。第五句“几客醉游三月里”,是指苏轼和他的朋友们在城中饮酒作乐的情景。第六句“一联诗兆七年前”,指的是苏轼当年在黄州时期所作的《横玉屏铭》。第七句“题梁妙墨如新染”,是指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给友人范蜀公写的《范成大画像赞》。第八句“合与云崖浅井传”,意思是说这首诗应该流传下去,让后人都能听到它的声音。

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作者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