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翘雨佩有遗仙,香火宁随世道迁。
庙始大同年纪著,额颁乾化敕碑镌。
凤闲露辇荒瑶草,龙湿秋衣剪玉莲。
堤上创新谁述记,却无门外一泓泉。
【诗句释义】
水仙庙:水仙花的庙宇。云翘雨佩有遗仙:水仙花,又称凌波仙子,传说是天上的仙女。云翘雨佩,即指水仙花的形态。遗仙,即指遗留下的仙女。香火宁随世道迁:香火,即供奉神佛的香烟,也指祭祀。宁随世道迁,即说供奉的神佛,并不随世俗的变迁而改变。庙始大同年纪著:大同年,即唐高宗李治年号(649-683)。岁在丙辰,也就是唐高宗永徽六年(655)。额颁乾化敕碑镌:干化,即唐朝宣宗李忱年号(840-859)。额颁,即题写。干化敕碑,即唐宣宗李忱所颁布的《大中祥符崇报惠感昭圣烈文》。凤闲露辇荒瑶草:露辇,即皇帝的车子。荒瑶草,即荒凉的土地。龙湿秋衣剪玉莲:龙,即龙舟。秋衣,即秋天的衣服。玉莲,即玉制的莲花。堤上创新谁述记:堤上,即河边或江畔。创新,指建造新亭、新榭等。谁述记,即说是谁建造了新亭、新榭。却无门外一泓泉:门外,即城外。泓泉,即深井泉水。却无,即没有。
【译文】
水仙花的水仙庙,云翘雨佩有遗留下的仙女,香火不随世俗变迁。水仙庙建于唐高宗永徽六年,干化元年(841),皇帝颁布《大中祥符崇报惠感昭圣烈文》,题写“水仙庙”三字。水仙庙周围荒芜,只有龙舟在水面上行驶,秋风中衣衫剪裁成玉莲形状,河堤上新建了亭台楼阁。城外没有一口井水可供饮用。
【赏析】
此诗描绘了唐代诗人杜牧游历江西时所见的水仙山美景。前两句以水仙花起兴,赞美其高洁之美。中间两联则具体描绘了水仙山的景色。后两句抒发了对水仙山美景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