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接军符便起程,此行要并铁山名。
孤忠解得孤城急,一勇判来一死轻。
堂屋依湖空柳色,庙门当路枕松声。
丈夫对著褒荣典,誓挽天河洗甲兵。
【注释】
①军符:古代调兵遣将的命令。②铁山:在今广西横县东,有名。③孤城急:指孤立无援,形势险要的城池。④一死轻:指为了正义而战,宁愿一死也不退却。⑤堂屋依湖:指忠勇庙坐落在一个依傍湖泊的院子里。⑥松声:指庙门前枕着的松树发出的声音。⑦丈夫:指忠勇之士,大丈夫。⑧褒荣典:指表彰光荣的典章制度。⑨誓挽天河洗甲兵:指发誓要把银河也拉下来洗净甲兵。
【赏析】
《忠勇庙》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人。这首诗写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11)冬,当时作者任福建转运判官。全诗八句,前三联写庙中塑像,赞其忠勇;后三句写庙前景色和诗人对忠勇精神的赞美之情。
“才接军符便起程,此行要并铁山名。”第一句说刚接到调令就出发了,此行的目的是要平定铁山,使忠勇精神发扬光大。“孤忠”句承上,突出了忠勇的精神品质,它是指忠诚与勇敢两种品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忠勇的品质。“一勇”两句写忠勇的精神力量,表现了忠勇的精神力量是强大的,它能使人不畏强敌,奋勇战斗。“堂屋依湖空柳色”,“庙门当路枕松声”,描写了忠勇庙的建筑环境和周围的自然风景,表现了诗人对忠勇精神的赞美之情。“丈夫对著褒荣典,誓挽天河洗甲兵。”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忠勇精神的歌颂与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利益的关心与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