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屏山掩翠霏,齐云亭子漫寻基。
雨淋米老琴台字,火烈温公易卦碑。
回首金鱼谁抚槛,销魂白骨自污池。
春风不管游人老,愁落朝昏法鼓悲。
【注释】
屏山:指南屏山。齐云亭: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的天竺山南麓。米芾《自书石鼓歌》:“齐云亭下,余尝见石鼓。”火烈温公易卦碑:北宋哲学家、文学家程颐曾隐居于南屏山的“二妙堂”,著有易经传注等书,后人立碑纪念他。金鱼:指苏轼。苏轼《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白骨:苏轼《后赤壁赋》中有“白骨如山”之说。法鼓:佛教打击乐器。
【译文】
南屏山掩翠霏,齐云亭子漫寻基。
雨淋米芾琴台字,火烈温公易卦碑。
回首金鱼谁抚槛,销魂白骨自污池。
春风不管游人老,愁落朝昏法鼓悲。
【赏析】
此诗是作者游览杭州西湖时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南屏山雄伟壮丽的景色,并借对苏轼与米芾等人的缅怀,抒发了他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首联写景,南屏山掩翠霏,气势磅礴,巍峨壮丽。诗人通过描绘南屏山的雄姿英发,为全诗奠定了雄浑豪迈的基调。
颔联写历史人物,米芾、温公(即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南屏山留下足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传说。他们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诗人通过对他们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敬仰之情。
颈联抒发感慨,回首金鱼谁抚槛,销魂白骨自污池。这里借用了苏轼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之情。诗人感叹自己年华已逝,却仍然无法逃脱岁月的无情摧残。
尾联表达无奈之情,春风不管游人老,愁落朝昏法鼓悲。诗人通过描绘春风吹过南屏山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无奈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信仰,认为只有佛法能带给人们心灵的慰藉和解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