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香透已春过,莫妙春工点染多。
蜀地锦机裁色样,洛阳土脉蕴中和。
牙牌有字分奇品,金屋无人续艳歌。
明月天泽桥上晚,一声不奈杜鹃何。

牡丹花

大花香透已春过,莫妙春工点染多。

蜀地锦机裁色样,洛阳土脉蕴中和。

牙牌有字分奇品,金屋无人续艳歌。

明月天泽桥上晚,一声不奈杜鹃何。

注释:

  1. 大花香透已春过:意思是牡丹的花香已经弥漫过了整个春天。
  2. 莫妙春工点染多:意思是春天的工匠们用尽了所有的技巧来点缀和渲染牡丹。
  3. 蜀地锦机裁色样:指的是在四川地区使用精细的织机裁剪出各种色彩的牡丹图案。
  4. 洛阳土脉蕴中和:指的是洛阳地区的泥土质地蕴含着一种和谐的美感。
  5. 牙牌有字分奇品:意味着牡丹上有雕刻的字样,可以分辨出不同的品种。
  6. 金屋无人续艳歌:意味着在没有人欣赏的情况下,牡丹的美丽就像一首未完成的曲子一样。
  7. 明月天泽桥上晚:指的是在天泽桥上的明月下,牡丹在夜晚开放的景象。
  8. 一声不奈杜鹃何:意味着杜鹃鸟的叫声无法抵挡住牡丹的芳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其美丽与高洁的品质。首句“大花香透已春过”表达了牡丹花的芬芳已经弥漫了整个春天,而第二句“莫妙春工点染多”则是对春天工匠们用尽一切技巧来点缀和渲染牡丹的赞美。接下来,“蜀地锦机裁色样”形象地描绘了牡丹在四川地区使用的精细织机上裁剪出的丰富多样的色彩,而“洛阳土脉蕴中和”则暗示了洛阳地区的泥土质地蕴含着一种和谐的美感。第三句“牙牌有字分奇品”进一步描绘了牡丹上的雕刻字样,可以分辨出不同的品种,最后一句“金屋无人续艳歌”则是诗人对于牡丹无人欣赏的遗憾,以及其在夜晚开放的孤独美。整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充分展现了牡丹的高洁品质和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