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花谁谓结朋悭,点染繁枝怯手删。
丛矮暗埋晴径秀,刺多横接露篱间。
野香雨浥遗春态,茜艳风梢取醉颜。
情似酒浓甘倚附,不教疏远晚芳闲。
【注释】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以花为题,借物言志,抒写自己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密友”,指好友;“谁谓”、“点染”、“刺多”、“茜艳”等词语,都形容了这种“密友”。
【译文】
谁要说结为知交的人太少?这花儿繁枝丛矮,暗地里掩映着小径上春意盎然的景色。
它的刺儿太多,横斜着接在篱笆边,野花香浓郁,像雨后春天的气息。
它那鲜艳的色泽和微风吹拂时摇曳的姿态,使人醉心。情意浓重得就像酒一样甘美,愿意依恋着亲密无间的朋友而不让它们远离我。
【赏析】
诗人把花拟人化,赋予其人的情感,通过描写花的特点,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全诗一气呵成,语言清新,富有情趣。
诗的前两句写花儿与人的友情。诗人说:谁说交朋友的人少呢?这花繁枝丛低,暗地掩映着春日小径上的美景啊!“谁谓”句,用反问语气,表示自信,说明诗人交友之多。“谁谓”一词,既表明诗人交友之广泛,又表现出他对于朋友的珍视和重视。“点染”二句,写花儿与人的友情。这花儿繁枝丛矮,暗地掩映着春日小径上的美景啊!“点染”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花儿的颜色、香气、姿态等,生动传神。“怯手删”,意思是说这朵花虽然长得繁茂、艳丽、娇媚动人,却还是不敢轻易动手去修剪。“怯手删”三字,生动地刻画了花儿的娇美可爱。“丛矮”、“刺多”二句,写花儿与人的友情。“丛矮”一句,写出了这朵花的矮小。“刺多”一句,写出了这朵花的刺多。这些刺儿,不仅使花显得更加美丽,而且使花的形态更具有特点,更有趣味。
后四句写花儿与人的友情。“茜艳”二句,写这朵花的红色非常鲜艳。“茜艳”二字,既形容了红色的鲜艳,又突出了红色的明亮,使人看了就感到精神振奋。“风梢”二句,写这朵花的姿态优美可爱。它那鲜艳的色泽和微风吹拂时摇曳的姿态,使人陶醉。“野香”二句,写这朵花的芳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情似酒浓甘倚附,不教疏远晚芳闲”,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重视。诗人认为友情就像酒一样甘美,应该紧紧依偎在一起,不应该让它疏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