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舟入里港,那惧江风横。
今夕月色朗,天下呈圆镜。
小舣蕃庶乡,夜灯万星映。
倏逢可人情,立论不失正。
挥毫喜相誉,笔势自遒劲。
酒壶不住荡,斟酌各取性。
不强亦不辞,此醉颇入圣。
江行苦波劫,到此昉相庆。
岂知接谈笑,春生绝嚣竞。
宾筵接几夜,殽馔抑何盛。
酒酣月更明,拭眼万境净。
清欢慰旅琐,四体都忘病。
怪我当此时,吻噤绝啸咏。
夜影横窗殊,窗外梅花靓。

【注释】

饮黄池朱友龙舍:在黄池,与朱友龙相会。朱友龙,字君锡,晋陵人,曾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御史中丞。

换舟入里港,那惧江风横:换船进入里港,又不怕江风吹来。里港是黄池的内港。

今夕月色朗,天下呈圆镜:今夜月色明亮,天像一轮圆镜。

小舣蕃庶乡,夜灯万星映:小船停泊在蕃庶乡,晚上有无数灯火映照。

倏逢可人情,立论不失正:突然遇到了可以谈心的朋友,谈话中没有失当之处。

挥毫喜相誉,笔势自遒劲:挥笔写下文字,高兴地互相称赞,笔势自然雄健有力。

酒壶不住荡,斟酌各取性:酒杯不停摇晃,斟酒酌酒都随各人的意兴进行,随意自在。

不强亦不辞,此醉颇入圣:不勉强自己,也不推辞,这喝酒的兴致很接近于圣人的境界了。

江行苦波劫,到此昉相庆:在江上行走,常常遇到风波,但到了这里(指黄池)却能感到欣慰和庆幸。“苦”通“叵”,不可。“昉”是“方”。

岂知接谈笑,春生绝嚣竞:哪知道一见面就谈得欢畅愉快,连春天的嘈杂喧闹也消失了。春生,犹言“春声”、“春意”,此处指春天。

宾筵接几夜,殽馔抑何盛:宴会连续开了几天,菜肴丰盛极了。

酒酣月更明,拭眼万境净:酒喝得痛快淋漓,月光更加明亮,眼前景象也变得清晰了。“拭眼”即“目眩”。“万境”指眼前的一切。

清欢慰旅琐,四体都忘病:清静的快乐使旅途的劳累得到了安慰,身体感觉轻松舒畅,好像连病都忘了。

怪我当此时,吻噤绝啸咏:奇怪我当时竟会如此,竟会紧闭双唇,不再高声吟唱了。

夜影横窗殊,窗外梅花靓:夜的影子横卧在窗前,窗外的梅花盛开。

【赏析】

《题黄池朱氏水阁》,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前后。诗人朱放应朱友龙之邀去黄池游览,并在那里与朱氏家族成员欢聚。诗中描绘了他们相聚时的情景。

首联写初入黄池时的欣喜。“饮黄池”三字点出地点,为下文写景张本。“朱友龙”点明人物。“舍”字表明是在黄池停留期间。

二联写在黄池的所见所闻,以及与朋友欢聚的情形。“换舟入里港,那惧江风横”,写从外港乘船进里港,面对江风毫无畏惧;“今夕月色朗,天下呈圆镜”,“今夕”二字承上启下,说明这次相聚是在夜晚;“月色朗”三字既写夜景又暗示心情。“忽逢可人情,立论不失正”两句进一步写出了与朋友欢聚时心情的愉悦,“忽逢”二字表明这种欢聚不是偶然的,而是久别重逢。“笔势自遒劲”两句写与朋友交流时情投意合,十分畅快。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说与朋友欢聚后,精神振奋,身心舒畅,连病都忘了。

三四联写与朋友相聚时的宴席情况。“强饮无休歇”三句,表现了主人的热情款待和客人的欢乐情绪。“强饮无休歇”一句表明了欢聚时的兴奋和畅饮的欢乐,“无休歇”三字表明欢聚时的气氛是多么热烈。“饮酒尽欢”,是说欢聚时尽情地饮酒,尽情地欢笑。最后两句,写欢聚后心情舒畅,甚至忘记了疾病。“此醉颇入圣”一句,既是对前面欢聚情景的概括,也是对整个游历经历的总结。

末联写宴席结束的情景。“江行苦波劫”四句,写离开黄池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江行苦波劫”,写江上行船的惊险。“到此昉相庆”,写到达目的地时的喜悦。“岂知接谈笑,春生绝嚣竞”,写回到住处后听到邻家传来歌声,原来他们正在高兴地唱歌,连春天的声音也消失了,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宾筵接几夜”,写几个晚上都在与朋友聚会。“肴馔抑何盛”两句,写食物丰富极了。“酒酣月更明”,写酒喝到极好时月亮也显得更亮了。“拭眼万境净”,写酒喝到极好时眼前景物也变得清晰了。“清欢慰旅琐”,意思是说,清静的欢乐使旅途中的劳累得到了慰藉,身体感到轻松舒畅,好像连病都忘了。“怪我当此时,吻噤绝啸咏”,意思是奇怪当时我竟会如此,竟然会紧闭双唇,不再高声吟唱了。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朴实无华。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景物描写、心理刻画和对话,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和与朋友相聚的欢快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