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动犹寒在,鸠鸣恰睡馀。
素传鹰羽化,多占鹊巢居。
报我晴何用,怜渠拙自如。
年年偏感处,风急杏花初。

【注释】

闻鸠:听到黄鹂叫声。

蛰动犹寒在,鸠鸣恰睡馀——春天到了,蛰伏的动物开始活动,而黄莺的叫声也刚刚停止,它仿佛刚从梦中醒来。

素传鹰羽化,多占鹊巢居——传说黄鹂是白色的,它的羽毛像雪一样白。黄鹂喜欢占据鹊筑巢的地方,因为鹊巢太小,不够黄鹂居住。

报我晴何用,怜渠拙自如——黄鹂报春,但为什么还要报春呢?因为它太笨拙了,不能自由自在地飞舞;即使有春天的消息,它也无能为力。

年年偏感处,风急杏花初——每年这个时候,我都特别伤感,因为风吹得杏花开得太急太快。

【赏析】

《闻鸠》这首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春天里黄鹂报春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和对生命无常、时光荏苒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首联两句写春至时令万物复苏的景象。“蛰动”,指冬眠动物苏醒。春天到了,蛰伏的动物开始活动,而黄莺的叫声也刚刚停止,它仿佛刚从梦中醒来。“鸠鸣恰睡馀”,黄鹂报春,但为什么还要报春呢?因为它太笨拙了,不能自由自在地飞舞;即使有春天的消息,它也无能为力。这一句以黄莺的口吻表达了它对报春的无奈。颔联两句写黄莺喜欢占据鹊巢。传说黄鹂是白色的,它的羽毛像雪一样白。黄鹂喜欢占据鹊筑巢的地方,因为鹊巢太小,不够黄鹂居住。这一句以黄莺的口吻表达了它对鹊巢的喜爱。颈联两句写黄莺虽然报春却无力改变春天的到来。“报我晴何用”,黄莺报春,但为什么还要报春呢?因为它太笨拙了,不能自由自在地飞舞;即使有春天的消息,它也无能为力。“怜渠拙自如”一句以黄莺的口吻表达它对生命的无奈和悲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荏苒的感叹。尾联两句写春天来临时,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年年偏感处”,每年这个时候,我都特别伤感,因为风吹得杏花开得太急太快。“风急杏花初”一句以杏花的口吻表达它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诗人通过对春天里黄鹂报春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无常、时光荏苒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