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寡合虽竭斗,几曾自饮一杯酒。
不因风月与湖山,更为松篁与花柳。
今夕何夕风雨来,知侬渴肺生秋埃。
曲生三缄忽自荐,请为风雨聊一开。
老夫呼前呼未了,死生脱帽倾怀抱。
风雨横斜入坐中,宾主淋漓俱醉倒。
须臾风止雨亦休,主人送客凝双眸。
葛天无怀不可状,但觉两耳风飕飕。
匆匆便是中秋节,更与曲生潜地说。
此夜宁容著杂宾,一尊只办浇明月。

【注释】

雨中独酌: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独自饮酒。自言:“平生寡合”,虽竭尽斗酒,但不曾与知己共饮一杯。

几曾:怎么、何曾。

不因:不是因为……才……。

松篁:指松木和竹子。

花柳:指梅花和柳树。

今夕何夕:这个日子是什么日子?

风月:指风和月色。

三缄(shān)其口:古语“缄”指封缄,“三缄其口”是说把话都封住,不再多说。

曲生:诗人的朋友,名叫曲生。

老:指诗人自己。

呼前呼后:指呼唤朋友来和自己同坐饮酒。

死生:生死,这里指生死交情。

脱帽倾怀抱:形容畅谈至情深意重,不觉将帽子脱去,倾身相向。

横斜:指狂风暴雨,斜着吹打。

宾主:客人与主人。

淋漓:淋漓满座,皆为酒醉。

双眸:即眼睛,此处借代双眼。

葛天无怀:古代传说天地开辟以前没有男女之别,葛天氏时民风淳朴,没有男女之分。

无怀:指无男女之分别的状态。

两耳风飕飕:形容大风刮得耳边生风,仿佛能听到飕飕的声音。

杂宾:杂乱无章的宾客。

宁容:岂能容得下。

中秋节:指中秋之夜。按旧俗,此夜赏月最为清朗明丽,人们常以“中秋”为佳期良辰,故称。

更与曲生潜地说:更加要秘密地告诉曲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此时作者已年届七十,仕途坎坷。据诗序云:“吾友曲生名晦,家近吴江,有园数亩,莳花养竹,幽雅闲淡。每岁一至,必留数宿,或邀我同饮,辄酣醉而罢。”可知这是诗人与友人曲生在吴江小筑中饮酒赋诗的情景。全诗四十六句,除首尾两句外,都是写酒中对饮的欢乐情景,充分表现出诗人豪放的性格和旷达的心态。

首联“平生寡合虽竭斗,几曾自饮一杯酒”,意思是平生孤傲不合群,虽然竭尽心力,却不曾与知心人共饮一杯美酒。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颔联“不因风月与湖山,更为松篁与花柳”,意思是不是为了风月和湖山,而是更为松竹和梅花、柳树。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之情。

颈联“今夕何夕风雨来,知侬渴肺生秋埃”,意思是今夜是何等的日子啊!忽然风雨大作,使我饥肠辘辘,好像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颔联“曲生三缄忽自荐,请为风雨聊一开”意思是我的朋友曲生,突然向我推荐了一首新诗,让我在风雨交加的时刻,暂且打开心扉,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欢聚时光吧。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颈联“老夫呼前呼未了,死生脱帽倾怀抱”,意思是我呼喊我的朋友前来,他们却迟迟不来,最后甚至为我脱下了帽子,与我倾心交谈起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豁达的心态。

尾联“风雨横斜入坐中,宾主淋漓俱醉倒”,意思是狂风暴雨横斜地吹打进来,我们坐在一起喝着美酒,大家酒醉饭饱,全都倒下了。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共度风雨、共度难关的喜悦心情。

尾联“须臾风止雨亦休,主人送客凝双眸”,意思是一会儿风停了,雨也停了,主人送走客人,两人依依不舍地凝望着对方的眼睛。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不舍和留恋之情。

尾联“葛天无怀不可状,但觉两耳风飕飕”,意思是葛天的风俗是不分男女的,那种纯真的时代已经无法形容了,只觉得耳边呼呼作响,像是听到了风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向往之情。

尾联“匆匆便是中秋节,更与曲生潜地说”,意思是匆匆忙忙地度过了一个中秋节,更加想和曲生私下里再聊聊天。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珍惜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