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龙涛山水窟,何人携向岭边州。
朝来蜃气连城白,幻作恩平第一楼。

【解析】

本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描绘的是清晖楼的美景。诗人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对清晖楼的喜爱之情。“万古龙涛山水窟”意思是:历经万年历史的龙涛山和清澈的流水形成的洞穴,是什么地方呢?“何人携向岭边州”意思是:是谁带着它来到了岭边州城?“朝来蜃气连城白,幻作恩平第一楼”意思是:早晨来的时候,海市蜃楼把整个城都笼罩在一片云雾之中,幻化成了恩平的第一高楼。赏析:

此诗为登高望远之作,以楼观景,以景生情,借景抒情。诗人登上了恩平清晖楼,眺望着美丽的风光,不禁心旷神怡,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诗句来。

首句“万古龙涛山水窟”,描写的是龙涛山与恩平江水形成的自然景观。这一句中,“龙涛”二字,既形容了恩平江水波涛滚滚的景象,又表现了诗人对恩平的自然风光所特有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山水窟”三字,既形象地刻画出恩平江水的浩渺壮阔,又表现出恩平江水与恩平山水浑然一体的特点,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恩平山水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何人携向岭边州”,描写的是诗人自己携带恩平山水来到岭边的州城的情景。这里,“携”字,既表明了诗人自己携带着恩平山水来到岭边的州城这一动作;又表现了诗人对恩平山水深深的眷恋之情。而“岭边州”三字,既指诗人自己所在的州城,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所在州的自豪、骄傲之感。

第三句“朝来蜃气连城白”,描写的是恩平江面上出现海市蜃楼的奇观,使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片白雾之中。在这里,“朝来”二字,既表明了这一奇观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也表现出诗人观赏这一奇观时的心情;“城白”二字,既写出了整个城市的景色被海市蜃楼所笼罩的奇观,又表现了恩平江面出现海市蜃楼时的壮观景象。

最后一句“幻作恩平第一楼”,描写的是恩平江面上的海市蜃楼幻化为一座楼阁,成为恩平第一高楼的景象。在这里,“幻”字,既表现了这一景象出现的神奇、奇妙之处,也表现了诗人对这一景象的赞叹之情;“恩平第一楼”三个字,既表明了这一现象成为恩平第一高楼的原因,也表现出诗人对恩平第一高楼的羡慕、敬仰之情。

【答案】

题清晖楼二首

万古龙涛山水窟,何人携向岭边州。

朝来蜃气连城白,幻作恩平第一楼。

注释

清晖楼:位于今广东省恩平市恩城镇东门外。

万古:极言年代之久远。

龙涛山水窟:形容恩平江两岸山峦叠嶂,水波翻滚,气势磅礴。

携向:带到。

岭边州:即恩平州,位于广东西部。

朝来:晨起之后,日出之时。

蜃气:传说中的大蛤蜊(一种海洋动物),能吐气形成蜃景。这里泛指海上的蜃景。

连城:连接成片的城市或乡村。这里用来形容城市或乡村的面积广阔。

白:指白色的云彩或雾气。

幻作恩平第一楼:海市蜃楼幻化为一幢楼阁,成为恩平第一高楼。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描绘的是清晖楼的美景。诗人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对清晖楼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