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孰分形,纷纷谁与明。
蝼蛄擘地走,蚯蚓上阶鸣。
随事皆天道,因人见物情。
蝉吟兼蝶舞,风韵喜轻清。

物化

扰扰孰分形,纷纷谁与明。

【注释】:
扰扰:纷乱,杂乱。
分形:分开各自的形状。
纷纷:形容众多或杂乱。
谁与明:指没有人能分辨出它们的形状。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中各种生物的形态和动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万物的观察与感受。诗人用“扰扰”来形容世界的纷乱与无序,然后用“分形”和“纷纷”来描绘那些形态各异、数量众多的生物。这些生物在诗人眼中,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没有明显的区别和特征。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理解。

蝼蛄擘地走,蚯蚓上阶鸣。

【注释】:
蝼蛄:一种地下活动的昆虫。
擘地:形容行动迅速,仿佛用手挖掘地面一样。
蚯蚓:一种常见的土壤动物,身体细长,有黏液帮助其在土壤中移动。
上阶鸣:形容蚯蚓爬到台阶上来活动,发出声音。

【赏析】:
这首诗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生物。蝼蛄和蚯蚓是两种常见的小生物,它们的活动方式和声音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蝼蛄的行动迅速而有力,仿佛是在地面上挖掘出一条通道;而蚯蚓则喜欢爬到台阶上来活动,它们的叫声清脆悦耳。通过对这两种生物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细致描述。

随事皆天道,因人见物情。

【注释】:
随事:随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道:这里指的是自然的规律或法则。
因人见物情:根据人类的情感去看待事物的本性。

【赏析】:
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将注意力转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遵循着某种规律的,而这些规律是超越人类情感的。因此,诗人主张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去对待自然,而不是被人类的情感所左右。

蝉吟兼蝶舞,风韵喜轻清。

【注释】:
蝉吟:蝉在夏季夜晚发出的鸣叫声。
蝶舞:蝴蝶在花间飞舞的景象。
风韵:指自然景物所展现出的独特韵味。

【赏析】: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蝉的鸣叫和蝶的飞舞构成了夏日夜晚的和谐乐章,而这种自然景象所散发出的清新气息,更是让人感到愉悦和轻松。诗人用“风韵”来形容这种美,强调了自然景色的优雅和宁静。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各类生物的生动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同时,诗人也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呼吁人们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欣赏和保护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