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肉鸢归树,无鱼鹤下田。
此中藏世界,他处少人烟。
可怪衣偏裻,何妨屐下穿。
乱离多少事,史笔若为传。

诗句:得肉鸢归树,无鱼鹤下田。

译文:
一只猎鸟被捉到后放飞回森林,没有其他的鸟儿如鱼和鹤一样在田野上飞翔。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宁静的乡村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得肉鸢归树,无鱼鹤下田”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理念。

关键词解释:

  1. 得肉鸢归树:这里的肉鸢指的是一种猎鸟,它被捉住后放飞回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 无鱼鹤下田:鱼和鹤都是自由自在地在田野上飞翔的鸟类,它们的出现增加了乡村的生机和活力。而此处的“无”则强调了这种自由状态的独特性。
  3. 世界:在这里,世界不仅指自然界,还包括人类社会。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类社会和平、安宁的追求。
  4. 他处少人烟:这里的“他处”指的是其他地方,可能是指繁华的城市或繁忙的街道。诗人通过对这种繁华景象的描述,反衬出乡村的宁静和美好。
  5. 可怪衣偏裻:这里的“可怪”表示惊讶或奇怪,衣偏裻可能是一种破旧的衣服,但诗人对此并不在意,反而觉得这是一种独特的美。
  6. 何妨屐下穿:这里的“何妨”表示没关系或不碍事,屐下穿意味着在穿着鞋子的情况下也可以轻松行走。诗人通过这种轻松自如的生活方式,传达了一种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追求。
  7. 乱离多少事:这里的“乱离”表示混乱和分离,多少事表示发生了许多事情。诗人通过对这些经历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8. 史笔若为传:这里的“史笔”指的是史书,若为传表示如果可以记录下来的话。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记录的重视,认为历史记录对于传承文明和教育后人具有重要意义。

《自次前韵酬马奥诸丈见和》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历史的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人舒岳祥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