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贫愈好,吟诗送此生。
焚巢同旅鸟,泛宅老书檠。
八座清门户,王塘好弟兄。
杉棚先辱和,欲报怨无琼。
【注释】
- 赵子贫愈好:赵子,指作者的朋友赵敏求。赵氏家境贫穷而品格高尚。愈好,愈加美好。
- 吟诗送此生:吟诗,指写诗。送此生,指给赵敏求送行。
- 焚巢同旅鸟:焚巢,烧毁巢穴。旅鸟,比喻朋友或同伴。
- 泛宅老书檠:泛宅,泛指读书的地方,书房。老书檠,指老旧的书檠。
- 八座清门户(门第):八座,指显贵的官位,也借指显贵的家庭。清门户,形容门第清正廉洁。
- 王塘好弟兄:王塘,地名。好弟兄,指与作者关系密切的朋友。
- 杉棚先辱和:杉棚,用杉木搭成的简陋棚屋。先辱和,指赵敏求先于其他朋友写出了应和之作。
- 欲报怨无琼:怨,怨恨。琼,美玉。欲报怨,想报复怨恨。无琼,意思是说没有更好的报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朋友的时候,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首句“赵子贫愈好”,诗人称赞赵子虽然家境贫寒,但品格高尚,更加显得可贵。这里的“愈好”既指赵子的人品,也暗示了他的境遇。
次句“吟诗送此生”,诗人通过写自己为朋友送行,同时写下一首诗来表达对朋友的敬爱和祝福。这里的“送此行生”指的是送走这位朋友的一生,也就是告别。
第三句“焚巢同旅鸟”,诗人描绘了一幅朋友之间相互帮助、共同生活的画面。这里的“焚巢同旅鸟”比喻的是朋友们之间的情谊深厚,如同同住一巢的旅鸟一样。
第四句“泛宅老书檠”,诗人以老书檠代指书房,表示赵子喜爱学习,经常在书房里读书。这里的“泛宅”指的是泛泛地读书,而“老书檠”则指的是老旧的书籍,暗指赵子勤奋好学。
第五句“八座清门户”,诗人赞扬了赵子家庭背景清正廉洁,社会地位显赫。这里的“八座”是指官职,也暗示了赵子的家庭背景。
第六句“王塘好弟兄”,诗人以王塘为背景,描述了他与赵子之间深厚的友谊。这里的“王塘”指的是一个地名,而“好弟兄”则强调了他们之间的亲密程度。
最后一句“杉棚先辱和”,诗人以杉棚为背景,描述了赵子在朋友面前的先发制人,表现出他的机智和才华。这里的“杉棚”、“辱和”都是比喻,用来形象地描绘了赵子的形象。
这首诗通过赞美赵子的品质,表达了对朋友的敬意和祝福。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朋友之间的友谊和互动,展示了他们的深厚感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