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游鲲去不回,两鬐插背尚崔嵬。
月将塔影和峰转,风作潮花入寺来。
星斗四垂双阙壮,乾坤一览八窗开。
山僧高卧还知否,人世如今换劫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游山十二首·题巾山翠微》。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第1句:“逆水游鲲去不回,两鬐插背尚崔嵬。”

  • 注释:“逆水游”指的是逆着水流方向游动。“鲲”在这里指的是大鱼。“去不回”表示鱼离开之后不再回来。“两鬐(qí脊)插背”形容鱼的背鳍像山峰一样高耸。这一句描绘了一幅鱼儿逆流而行,背鳍高耸入云的景象。

第2句:“月将塔影和峰转,风作潮花入寺来。”

  • 注释:“月将塔影和峰转”意味着月亮的倒影随着山峰的转动而移动。“风作潮花入寺来”则是说风吹动海浪,波纹如同盛开的花朵般飘进寺院。这两句描述了自然美景与寺庙环境的结合,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第3句:“星斗四垂双阙壮,乾坤一览八窗开。”

  • 注释:“星斗四垂”指的是天上的星星和北斗七星。“双阙”(古代宫门前两边立的两座望楼,形似门上的窗户)指的是皇宫建筑。“乾坤一览”是指天地之间的壮丽景象一览无遗。“八窗”可能指的是宫殿内部的八扇窗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天空和辽阔大地的赞叹。

第4句:“山僧高卧还知否,人世如今换劫灰。”

  • 注释:“山僧高卧”指的是山中僧人安于隐居的生活。“人世如今换劫灰”表示人间世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同尘埃一般。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世间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同时,诗人通过对山中僧人生活的描写,引发了对人间世事变化的反思,使得整首诗既有美景欣赏,又有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