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披襟曰快哉,岂知元自舜弦来。
但令酷吏暑先去,足想苍生愠自开。
树影纵横流院落,荷香来往护池台。
公权只赋生凉句,不道闾阎正苦哀。

次韵和正仲南风

有客披襟曰快哉,岂知元自舜弦来。

但令酷吏暑先去,足想苍生愠自开。

树影纵横流院落,荷香来往护池台。

公权只赋生凉句,不道闾阎正苦哀。

注释与解析

  • 诗句一:有客披襟曰快哉,岂知元自舜弦来。

  • 解释:有一位客人披着衣服大声欢呼说快乐,但谁能想到这快乐的来源是像舜帝的琴音一样自然和谐呢。

  • 赏析:通过夸张手法描绘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暗示现实生活可能并不如人意。

  • 诗句二:但令酷吏暑先去,足想苍生愠自开。

  • 解释:只要酷吏们离开,炎热的夏天就能过去,百姓自然会因不满而愤怒的情绪得以释放。

  • 赏析:表达了作者对清廉政治的期待,认为只有清除腐败才能带来真正的清凉。

  • 诗句三:树影纵横流院落,荷香来往护池台。

  • 解释:庭院中树影斑驳交错,荷花送来阵阵清香,仿佛在保护着池塘周围的建筑和植被。

  • 赏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夏日景象,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诗句四:公权只赋生凉句,不道闾阎正苦哀。

  • 解释:杜甫只能写出关于凉爽的句子却未提及平民百姓正在遭受的痛苦。

  • 赏析:批评了杜甫的诗缺乏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强调了诗歌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没有详细的记录,但从其内容和风格来看,应是在北宋时期,作者舒岳祥在经历了某种社会变革或政治动荡之后所写。这一时期的宋朝,虽然相对和平,但政治斗争激烈,民间疾苦重重。因此,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以及对官场的讽刺,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